产业组织

更新时间:2023-01-28 13:42

《产业组织》是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创作的产业经济学著作,于1968年首次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产业组织》是本论文集,共收录了22篇文章,其中17篇是斯蒂格勒早期所写的有关产业组织的论文。

《产业组织》逻辑体系清晰,按照什么是竞争、竞争程度的判定标准(集中度的决定因素)、非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的行为是什么、保护竞争的反垄断政策效应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全书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产业组织,其内容涉及产业组织的概念以及产业组织另起炉灶单独存在的原因。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由四部分构成:

(1)什么是竞争和垄断。产业组织主要是围绕企业规模结构及其成因、企业规模对竞争的影响、竞争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这些问题展开的,其核心问题是竞争,因此,该书的逻辑起点为竞争。

(2)集中度的决定因素。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市场集中度。这部分详尽介绍了衡量市场集中度的诸多因素(如进入障碍、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等)。斯蒂格勒对产业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主要集中于这一部分,主要包括“进入障碍”、“斯密—杨定理”和“规模经济”。

(3)市场行为方面的主题。这一部分中共有8篇文章。经典的两篇文章为《信息经济学》《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斯蒂格勒对信息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他运用信息理论分析了同种商品、同质劳动力价格差异的原因和特点。此外,“寡头理论”也是斯蒂格勒引入信息问题分析企业串谋的杰作。成功的串谋必须以能容易地发现参与者的背叛行为为前提,这正是一个信息问题。

(4)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竞争,它是保障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该书以反垄断政策作为结尾。该部分的内容由3篇短文组成。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产业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微观经济学分支,又称为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结构(竞争的还是垄断的)、市场手段(如厂商的产品政策和价格政策)与市场绩效(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创新是否活跃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市场(产业或部门)这一层次为研究对象。

当时,SCP分析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是理论界和经济界批判热点,来自芝加哥大学的斯蒂格勒、德姆塞茨等人是批评SCP分析范式的主力战将。在批判的过程中,芝加哥学派崛起并逐渐取得主流派地位,其代表人物是斯蒂格勒。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

《产业组织》包括了施蒂格勒多年所写的有关产业组织学领域经典论文,该书的面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体系的正式完成。

作品思想

1、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即阻碍了新厂商进入市场的困素,历来被认为是妨碍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斯蒂格勒定义的进入壁垒:“它是一种生产成本,这种成本是准备进入一个产业的厂商必须承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承担的。”通常被认为是进入壁枣的规模经济、建立厂商的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等,在斯蒂格勒看来,要么不是壁垒,要么虽是壁垒但没有那么重要。他认为,由纯粹的经济力量形成的进入壁垒是少见的,或影响不大,并不会给竞争带来较大的危害。真正的壁垒多半是由政府干预造成的。

2、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一词,起源于1959年马尔萨斯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但它作为新兴独立学科的概念,则是由斯蒂格勒首先提出来的。

人们关于市场诸条件的知识不完全,历来被认为是实现竞争的阻碍因素。知识的不完全来自信息的不完全。比如,按传统观点,如果竞争充分实现,一种没有任何差异的商品价格处处相等。但在现实中,价格却总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那些付出了较高价格的消费者不知道还有更低的价格存在。

斯蒂格勒从追求效用极大化的经济人假定出发,分析了获取信息的理性行为。由于现实中存在价格不同的同一商品,经济人会不断搜索信息,力图以最低价格购买商品。这一行为会在其搜索信息所获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停止,即达到均衡。由于不同人对其包括时间在内的搜索成本评价不同,因此,同一商品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格。所以信息不完全不是实现竞争的阻碍,而是通过竞争达到均衡;信息完全的假定和效用极大化假定是矛盾的;实现完全信息是不经济的。这里关键是获得信息不是无成本的。斯蒂格勒指出,信息完全并不是实现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

3、斯密—杨定理

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提出,市场规模的扩大会限制竞争。1928年,A.杨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之一,从此,这一观点就被称为“斯密—杨定理”。

这一定理暗含着规模报酬递增法则。按照这一定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分工必然随之发展。然而随着专业化的发展,专业化厂商会成为垄断者,因而市场的扩大会削弱竞争。经济学家面临这样一个困境:要么否定“斯密—杨定理”,进而否定规模报酬递增;要么就承认垄断是不可避免的。斯蒂格勒提出了一种解决这一困境的理论。他把厂商的生产过程进行细分,并假设报酬递增和报酬递减同时发生作用,最终在不违背“斯密—杨定理”的情况下维持竞争的存在。

4、规模经济

对“斯密—杨定理”的研究,使斯蒂格勒得以排除市场结构由竞争变为垄断的一个威胁——分工的发展。但是,如果随生产的发展,厂商最佳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市场结构仍有可能形成垄断。所以,施蒂格勒进而研究了规模经济问题。

斯蒂格勒提出了“生存原则”,创造了“生存检验法”,即把某一部门中的厂商按规模大小分成若干等级,计算每一等级厂商在某一时期内市场份额的变动,凡市场份额有所提高的等级便是有效率的规模,反之则反是。用这种方法来识别效率高的规模,暗含了竞争中“适者生存”的原则,所以称之为“生存检验法”。

斯蒂格勒用这种方法考察了有关企业,发现能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规模差别是相当大的,即最佳规模不唯一。在相当大的领域内,规模小的厂商和规模大的厂商都是有效率的。厂商最佳规模与工厂规模、技术复杂性、研究费用支出呈正相关。

5、寡占理论

在现实经济中,寡占情况十分常见。在寡占场合,厂商能否通过串谋订立价格协议,能否长期维持这种抬高价格的协议,历来是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寡占串谋情况下,每个厂商的最佳战略是把自己的秘密削价限制在对手不能发现的范围内,这样,一方面可以享受价格协议得以维持的好处,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削价增加市场份额和赢利。斯蒂格勒认为,能暴露秘密削价行为的是顾客的流动。某厂商顾客大增说明它可能在削价。秘密削价而不被对手发现的可能性在于,即使没有削价也会发生顾客流动,而区分正常流动和削价引起的流动是困难的。因此,一定范围内削价引起的流动可能被认为是正常流动。所有厂商都降价,价格协议就会瓦解。因此,尽管寡头市场经常可见,但由于需求变动及消费者流动,厂商行为仍然可能是竞争性的。

作品影响

1、《产业组织》是产业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该书的面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斯蒂格勒通过长期的研究与总结奠定了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基础。

2、斯蒂格勒198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学术贡献很多可以归根溯源到这部作品。

3、该书中《信息经济学》一文标志着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信息经济学的诞生。

作者简介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egle,1911—1991),美国经济学家。1911年出生于华盛顿,1932年获西北大学硕士学位,193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过依阿华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58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4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77年任历史经济学会长。他在经济学上的贡献在于对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组织理论的建立和对政府管制的开创性研究,并因此获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著作包括:《生产和分配理论》(1941)、《价格理论》(1946)、《产出与就业趋势》(1947)、《产业组织》(1968)、《公民与国家》(1975)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