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站

更新时间:2023-04-09 22:10

兵站是指军队在后方交通线上设置的供应、转运机构,主要负责补给物资、接收伤病员、招待过往部队等。

职能

基本职能是负责物资的中转、补给和伤病员的救治、后送及过往人员的食宿等。通常编有指挥和专业勤务部门,设仓库、医院和运输、装卸、修理、食宿、加油等保障分队,以及工程、警卫、通信等辅助分队。有的还开设若干分站。对于保障部队行动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

中国早在商代就有驿传制度,每隔30里设一_,备有良马、固车,以传递情报和运送少量物资。春秋战国时期进一步发展。据《周礼_地官_遗人》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这均起到类似兵站的作用。

公元前746~前605年,亚述帝国修筑驿道,并沿途设站,用以运输物资和传递情报。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军10余万人远征希腊时,在色雷斯沿岸设储粮兵站,实施沿途补给。

公元1618~1648年,欧洲一些国家建立兵站,供应粮秣,安排国王、军队宿营。三十年战争时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_阿道夫提出并建立兵站,对军队实施补给。

1650年,法国路易十四的国防大臣F.-M.de卢瓦曾主张以仓库为依托设立兵站网。

1846年,俄国军队将设在军用道路上的供应站改为兵站;1890年,为了维护军用道路,建立了兵站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旅顺之战,清军由前线至辽中,择设12站,办理各种军用物资的分段转运,供过往军人食宿。

苏俄在1918年建立兵站和兵站部队,专门负责军用道路的检查、养护和警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建立兵站,负责对部队实施后勤保障。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建军初期就设有兵站。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设立了总兵站,不久改称总兵站运输部(又称总兵站部),并在革命根据地设立大、中、小兵站;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有固定兵站和流动兵站;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由战区统一指挥的兵站运输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了部分兵站并在边远地区建立了若干兵站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建立了纵横交错的兵站运输网。

分类

兵站按所处的位置和任务区分为基地兵站和野战兵站。基地兵站,是在战役后方纵深地带配置的具有较强稳定性的兵站。野战兵站,是设在战役后方浅近纵深,具有机动保障能力的兵站。此外,还有常设的中途食宿兵站和口岸兵站。前者为过往部队和零星人员提供饮食、住宿,通常设置在长途军事交通线上;后者专门负责转运出境、入境军用物资,通常设置在国家边境的交通线上。

任务

兵站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实施物资器材的请领、储备、补给和管理;伤病员的医疗和后送;武器、车辆等装备的修理和后送;野战仓库、站区道路、装卸场地等工程设施的修筑和维护;兵站配置地域的防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