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县

更新时间:2024-09-19 13:17

南皮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距沧州35千米,总面积794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皮县常住人口为347473人。

历史沿革

南皮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

唐虞夏商时期,天下分为十二州,南皮属兖州地。商朝时,姜太公曾隐居此地垂钓。西周时属齐国麦丘邑,“文以附众,武以威敌”的内史大臣尹吉甫就是南皮人,且死后葬于南皮。可见当时南皮与商、周王朝的关系。东周初,南皮境属于齐国。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年),齐侯割地给燕国,南皮为燕齐交界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南皮县,属巨鹿郡,为全国首批设县之一。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设勃海郡,辖南皮。东汉建武六年(30年),勃海郡府迁到南皮。三国时,南皮属魏国。

晋代南皮先属冀州勃海国治辖,西晋咸宁三年(277年)改勃海国为郡。太康十年(289年)勃海郡并入清河国。太安元年(302年)又设勃海郡,郡府在南皮。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改勃海郡为渤海郡。东魏,郡址由南皮迁到东光。

隋唐时约三百多年内,南皮曾几次反复归冀州、景州管辖。

五代时期,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南皮县隶属沧州。

北宋时期,南皮县属河北东路沧州。熙宁六年(1073年),临津(今山东宁津)县并入,县域扩大。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临津镇由南皮县划出。

元朝时,南皮县归属中书省河间府沧州管辖。

明朝时南皮属京师河间府沧州,下设九里。每髓辖十甲(永乐二年至清朝顺治九年(1652)五月十六日,南皮县境内存在的卫所制度属于天津左卫(最早屯驻)、天津右卫(之后屯驻)、天津卫(之后屯驻))。

清初,南皮设四路,二十个地方。管辖面积有所扩大(清朝顺治九年(1652)五月十六日至清朝雍正三年(1725)三月七日,南皮县境内存在的卫所制度属于天津卫(天津右卫、天津左卫、天津卫,三卫合并))。

清朝雍正九年(1731)四月至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皮县属于天津府

民国初年(1912年)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根据官制改革把地方行政精简为省、县两级机构,凡府及直隶厅、州均改为县,受民政长并各道观察使之监督”(《大公报》1913年1月1日),天津府自此裁撤。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制,南皮县隶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改称津海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府制,南皮县隶属河北省。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划归河北省第七督察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南皮,建立伪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深入敌后,收复失地。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建立南皮县抗日民主政府,仍沿旧制,辖6个区。县政府初建时,受中共冀鲁边区党组织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行营领导。同年7月,改属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领导。同年9月,改属冀南区第六督察专员公署领导。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建立鬲津县,原南皮县二、三、四区划归鬲津县。同年7月,南皮县北半部一、五、六区与沧县捷地碱河以南,于桥至狼口公路以西区域合并,另建南皮县,属冀南第六专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改为冀鲁边区一专署。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撤销鬲津县,扩建南皮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南皮县与东光(含吴桥)县合并,建立东南县。同年9月,东光南部与吴桥地区划出,南皮与东光北部地区重新组建东南县,属山东省渤海一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东南县撤销恢复南皮县,属山东省渤海一专署。

1949年8月,山东省渤海一专署改称沧南专区。

1950年5月,撤销沧南专区,南皮县划归德州专区。

1952年10月,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

1958年6月,撤销沧县专区,改属天津专区,同年12月,撤销天津专区,改归天津市辖,南皮县域分别划归交河县和宁津县(宣惠河以南地区划归宁津县)。

1961年6月,设沧州专区,同时恢复南皮县建制,县人民政府驻泊镇。

1962年5月,泊镇划归交河县,再次调整南皮县区划,县政府迁回南皮城。

1970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继辖南皮县。

1993年地市合并,南皮县属沧州市直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初,南皮管辖范围:达368个村庄。清宣统二年(1908年),县以下设乡,南皮辖6个乡。

1984年2月,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县改建为5镇13乡,即南皮镇、王寺镇、鲍官屯镇、寨子镇、店子镇、双庙乡、刘八里乡、汤庄乡、莲花池乡、段六拨乡、小集乡、刘夫青乡、常庄乡、叶三拨乡、乌马营乡、凤翔乡、董村乡、潞灌乡,辖312个行政村。

1995年,南皮县在原辖5镇13乡的基础上,并乡扩镇,全县改建为6镇3乡,即南皮镇、王寺镇、鲍官屯镇、寨子镇、冯家口镇、刘八里乡、潞灌乡、乌马营镇、大浪淀乡。

2020年5月,潞灌乡改设潞灌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5月,南皮县辖7个镇、2个乡:南皮镇冯家口镇寨子镇鲍官屯镇王寺镇乌马营镇潞灌镇大浪淀乡刘八里镇;312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南皮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皮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南部,南运河畔,东南与山东省相邻。距沧州35千米。总面积794平方千米。

地质

南皮县属古生代形成的华北地台,处于黄骅拗陷区。

地形地貌

南皮县地表形态平缓,西南高,东北低,坡降为1/800~1/2000。海拔最高12米,最低7米。

气候

南皮县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环流控制,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以晴为主。极端低温-27.6℃(1979年1月30日),极端高温41.4℃(1968年7月30日),年平均气温12.3℃。年日照总时数2938.6小时,年总辐射量133.6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180天左右,最早霜期10月9日(1969年)。最低年降水量264.9毫米(1965年),最高年降水量1199.1毫米(1964年),年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均风速3.6米/秒,最大风速21.3米/秒。

水文

南皮县境内有行洪河道2条(漳卫新河、南运河),排沥河道2条(大浪淀排水渠、宣惠河)。

土壤

南皮县土壤属潮土、盐土两类,分褐化潮土、普通潮土、盐化潮土、草甸盐土4个亚类。普通潮土占总面积的近90%。

自然灾害

南皮县旱灾、水灾(主要指涝灾)和雹灾频率高,是南皮县主要灾害。旱灾在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四种类型中以春旱出现次数最多。1957年至1981年共发生旱灾10次,受灾频率为40%。受灾面积1万亩以上的早灾7次,受灾频率为28%。水灾以夏涝和秋涝为主,而秋涝造成的损失最大。1949年至1981年的33年间,共发生大、小涝灾18次,频率为54.5%。雹灾在南皮境内为害亦较严重,1965年-1981年共发生霍尖17次。1965年-1974年10年中降5次,1975年-1981年7年中降12次,后7年为前10年平均数的3.4倍,呈渐升趋势。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南皮县水资源年平均可利用总量8628.5万立方米,年需水量12912.8万立方米,供需比例67%。拥有大型水库1座(大浪淀水库),水库库容1.003亿立方米。境内有县级干沟19条,坑塘630座,深浅机井5578眼(其中深机井1198眼),水闸44座,扬水站点308处(其中县级扬水站3处)。

生物资源

南皮县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海河平原早田作物-草本植被州,县境自然植被少。野生植物有37科,90余种,主要是浮萍科,菊科,旋花科等,具体有野菊花、大蓟、苍耳等。

南皮县森林类型动物贫乏,啮齿类动物占优势。按动物区划分,南皮县属于平原草甸州。野生动物有昆虫纲,甲壳纲,鱼纲,两栖纲,鸟纲,哺乳纲等13纲,具体有狐狸、仓鼠、黄鼠、野兔、麻雀等动物。

人口

截至2020年末,南皮县总人口39.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7636人,乡村人口258809人。2020年度全县出生3654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皮县常住人口为347473人。

截至2020年末,南皮县共有少数民族2739人,其中:回族2077人,满族394人,蒙古族134人,其他少数民族134人。南皮县有回族民族村5个,分别为潞灌乡刁南村,回族人口831人;王寺镇王寺村,回族人口586人;王寺镇许庄子村,回族人口329;王寺镇小三拨村,回族人口92人;冯家口镇冯家口村,回族人口80人。另外,少数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群众散居南皮县各地。

政治

主要领导

毕汝卫:南皮县委书记

罗遥:南皮县人民政府县长

唐景越:南皮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边疆:南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树东:南皮县政协主席

吕学周:南皮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经济

综述

2020年,南皮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9亿元,同比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6亿元,同比下降1.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459元和12582元,同比分别增长4%和7.5%。

第一产业

南皮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国家产粮基地县。202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3.86万亩,平均亩产430.3公斤,总产2.31亿公斤,同比增长0.2%。玉米种植面积57.55万亩,平均亩产505公斤,总产2.91亿公斤,同比增长0.27%。棉花种植面积2.5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4万亩。全县苜蓿种植面积1.3万亩。全县牛存栏2.3万头,出栏2万头;生猪存栏18万头、出栏24万头;羊存栏5.8万只、出栏7.06万只;家禽存栏262.7万只、出栏612万只;肉类产量36480吨、蛋类产量8924吨、水产品产量530吨。

第二产业

南皮县培育形成了三大工业体系。“1”个支柱产业:五金机电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与浙江永康齐名,享有“南永康、北南皮”的美誉。全县现有相关企业4000余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年产值150多亿元,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通讯、光伏电力等诸多领域,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神六”、“神七”、“神十一”上,都有南皮的五金产品。先后被评为“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和“河北省五金制品转型示范基地”。“2”个辅助产业:纺织服装和玻璃制品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以棉花加工企业为支撑,形成了集轧花、纺纱、制衣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年产值3.5亿元;玻璃制品产业拥有企业16家,可生产照明灯具、工艺花瓶、烛台酒具等系列产品上千种,年产值2.5亿元。

第三产业

2020年,南皮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6亿元,增速3.3%,全市排名第2位;1-8月份,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9亿元。

交通运输

南皮县交通四通八达,县内国道、省道密集,纵横交错,104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台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邯黄铁路穿境而过,省级公路武(武强)千(千童镇)路、正(正定)港(黄骅港)路横贯东西,形成了出入便捷的交通路网。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南皮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3所,其中公办学校109所,民办学校4所。公办学校中:小学95所(完全小学81所、教学点14个),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高中、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各1所。全县有专任教师3849人,其中小学(含幼儿)教师2456人,初级中学教师831人,普通高中教师366人,职教中心教师185人,特教教师11人。在校生74320人,其中在园幼儿13868人,小学在校生37124人,初级中学在校生13801人,高中阶段在校生9507人,特教在校生20人。

文化事业

南皮县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展览中心各一处,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312个村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已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要求的“五个一”标准。全县312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每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有1个多功能活动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文化广场、配备了一套健身器材、一对音箱。至2021年底,全县312个行政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

2021年12月28日,在文化和旅游部下发的《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次国家文化馆评估定级上等级文化馆名单的通知》中,确定南皮县文化馆晋升为二级馆。

体育事业

南皮县2021年全年完成70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村级健身工程全覆盖;南皮县洪升文武学校投资300万元扩建了1260平方米的武术训练馆;南皮县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及各项体育赛事,举办全县三级体育指导员培训,着力宣传2022年冬奥会,开展了多项冰雪运动。组队参加2021年沧州市第十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并荣获集体项目优秀奖。南皮县体育局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8。

科技事业

2021年,南皮渤海粮仓研究院引进了高端农业科技人才5名,培养河北省科技特派员3名、沧州市科技特派员5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3次,创新农业科技关键技术和产品2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2项,形成典型案例1个

医疗卫生

2020年,南皮县加快医共体成员单位大浪淀、潞灌卫生院医疗检查设备数字化建设,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远程诊疗;县医院急诊医技综合楼顺利启动,建成全国首家县级医院5G移动CT卒中单元,成为全国四家县域慢性病管理中心之一;推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完成刘八里乡等4处卫生院改造,新建村卫生室19个,实现全县312个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

社会保障

2020年,南皮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7万人,医疗保险参保33.7万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农村和城镇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5460元、8712元;创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为近4000名优抚对象发放各类优抚金2159万元;积极探索三级养老服务模式,实施了鲍官屯和王寺老年养护院建设工程,改建新兴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家养老机构全部达到星级标准。

2020年,南皮县城镇新增就业319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依托“双创双服春风行动”和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提供岗位1000余个。

历史文化

语言

南皮方言属汉语北方话沧(州)惠(民)片的黄(骅)乐(陵)小片。南皮方言内部亦有差异,可分为三个小区,即:南皮话(南皮镇周围的方言,为南皮方言的代表)、鲍小话(鲍官屯、小集一带的方言,与盐山、孟村方言接近)、寨凤话(寨子、凤翔一带的方言,受山东宁津方言影响较多)。

非遗文化

南皮落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60余年的历史,而杨八庄子的梅派落子则早在清雍正八年(1730年)左右就开展了活动,落子的兴盛期是在清末民初。起初,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员的增减,服装头饰的更换,要完全依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落子已成为同等数量的男女青年表演的集体舞。

南皮落子从内容上看,大都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并多在春节期间排练演出,表达人们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南皮落子由于吸收了民间武术和古典戏剧的一些表演特色,所以表演时热烈健壮、欢快豪爽。

饮食

南皮县人的饮食习惯,历来是一日三餐,冬季亦有两餐者。主食是玉米面窝头、饼子、玉米面粥、小米稀饭。平时不吃或很少吃白面。副食主要是豆酱、咸菜、园蔬野菜之类,非节日喜庆、待客时不动酒肉。其他食品种类还有很多,但不经常食用。

风景名胜

南皮石金刚位于沧州南47千米的南皮县城东北。景点特色:两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刚,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形如武将,怒目而视。东像双手合十胸前,两臂托锏,西像两手扶锏杵地。

陵园大门和烈士纪念堂为仿古建筑,雍容典雅,庄严肃穆;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亭、纪念碑以及“一大”时期北方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张隐韬烈士石像和烈士墓。纪念堂分为中、东、西三个展室,中厅在大理石碑上镌刻着1304名烈士英名,北墙上的浮雕展示了张隐韬组建农民自卫军的情景,东西两侧为有代表性的42名烈士遗像和生平及事迹介绍,南侧展示了烈士遗物;东厅为张隐韬烈士展览室,展示了张隐韬烈士日记部分内容,西厅为革命烈士展览室,以画展的形式展示了八位烈士的英雄模范事迹。纪念堂北侧为烈士墓区,共有烈士墓183座。

南皮明朝古槐位于南皮县城光明西路古槐广场。据考为明初植,距今600余年。高5米,围约1.7米,树干中空,南面半劈,枯干锯断,于老干又发新枝,仍生机盎然。

古皮城遗址在南皮县城东北5千米处。春秋时期,齐桓公北伐山戎,缮修皮革于南城,遂名南皮。秦朝时设县于此,汉、魏时为渤海郡治。明朝前迁今址。原址呈方形,东西长465米,南北宽426米,面积19.8万平方米。城北残墙高3至5米,厚20米,东北角有高8.5米的“望海楼”遗址。四面有原城门残口,宽27至38米。城内遍布各种花纹瓦片,并发现有锅内托、铜箭游、唐三彩等。遗址南500米处有高大土丘数个,传为假粮台,曹操攻袁谭所筑。遗址西土丘为石崇宅,有绿珠楼遗址。再西为范丹居等。

五垒城距南皮县城东南22千米处,位于芦庄子村西北角,城址呈东西向长方形台地,高出四周地面2—3米。地势南低北高,中部北边有高台一处,高出城北地面8米。可见文化层4米,地面有绳纹砖瓦残片、泥质灰陶壶口沿等。《舆地志》载:“汉宣帝封河间献王子雍为景城侯,五子分居城内,俗呼五垒城。今尚有梳妆楼、穿衣岭等遗址。

尹吉甫墓位于县城西5千米黄家洼村西南处。与牛骨堂古墓东西相望。现封土高1.9米,东西长5米,南北宽2.5米,呈矩形。尹吉甫为西周名臣,佐宣王中兴有功。宋代曾有西周晚期青铜器“兮伯吉父”盘出土,有铭文133字,记录尹吉甫征北方孤皿狁和征收南淮夷贡赋情况。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曾立碑。1982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位于县城安顺大街与南环路口交叉口东南角,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建筑群占地55亩,建筑面积8099平方米,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展馆,分别是南皮县民俗博物馆、南皮县历史博物馆、王蒙馆、张之洞纪念馆和书画展厅。南北两排展馆有连廊相连,室外配套工程有文化广场、绿化景观等。

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为仿古建筑,采用合院形式布置。其设计理念是古代、现代建筑元素相结合,整座建筑造型不仅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兼顾了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和地方性,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品位,总投资1.2亿元,是南皮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生动展示南皮县地域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浓缩地域精神的一张地域名片、一个文化品牌。

张之洞故里双庙文旅小镇位于县城南2千米,该村建于明朝初期(1400年左右),因村东有两座庙,故取名为“双庙”。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的祖籍就在双庙村。该村有179户,其中常驻总人口1010人,户籍人口610人,村域总面积约1200亩。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河北省院士工作站、南皮县第一中学位于该村内。

2018年,实施对该村整体改造,以张之洞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旅文融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了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华丽转身。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农业和乡村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2020年,被河北省评为全省旅游重点村。

张之洞墓园位于南皮县城南3华里处,于2010年10月建造完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从南至北,由墓园广场、墓园管理处、张公祠、张之洞墓四部分组成。

墓园广场南侧立有张之洞遗爱碑。广场北侧为墓园大门,上面题有著名作家、国家文化部原部长、“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书写的“张之洞墓园”五个大字,左右题有帝师福建闽县陈宝琛挽张之洞联“以经天纬地为文,新法旧经,持世恐无人可代;有注海倾河之泪,近忧远虑,窥微早识病难为。”进入大门,北侧为张公祠,“张公祠”三个大字为张之洞嫡孙女、国务院参事、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厚粲题写。门左右为清末进士林开慕挽张之洞联。祠内立有张之洞汉白玉雕像,展柜、立面设有张之洞生平事迹简介及各地纪念张之洞活动的图片。

张公祠北侧为张之洞墓,墓前立有张之洞墓碑,周围松柏环绕。张之洞墓园整洁肃穆,每年都吸引了各界人士前来凭吊纪念。

香涛公园是南皮县面积最大、文化气息最浓的综合性公园,以清末重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的别号“香涛”命名。公园规划总面积60公顷,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22公顷,由清华大学设计、河北大元集团组织施工,2011年10月建成开放。

凤凰公园位于南皮县城北部,占地5.37公顷(12.19公顷),2010年建成。公园西部为休闲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红色雕塑是一只振翅欲飞的火凤凰。东部是绿色长廊,种有银杏、云杉、樱花、高杆女贞等乔灌木20多个品种400余株,金边黄杨、红叶石楠等绿篱苗木4.2万株,草皮3000多平米。

2016年,向南进行了扩建,设计上本着节约型生态园林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森林氧吧式公园,以慢行系统为主线,大规模乔木种植为框架,辅以必要的服务功能,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2900株,并建有海棠园、月季园、芍药园等几个专类园,极大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健身需求。

迎宾公园位于南皮县将军路与迎宾中大街西南角,该公园是一处园林式街头游园,公园面积1.7公顷(1.5公顷),2009年建成。园内种植雪松、白皮松、国槐、白蜡、高杆女贞、紫薇、樱花、海棠、月季、冬青、紫叶小檗、小龙柏等20余个品种,乔灌草合理搭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主要景观有景石、古亭、木质长廊等,并配有十余组健身器材。

姜太公钓鱼台公园位于南皮县城西部,占地面积7.96公顷。于2014年建成开放,在设计上努力营造功能合理同时兼具生态和现代之美的滨水景观。方案构思为“流动的城市”,提取“流动”“曲线”两大元素,以自由灵动的曲线构图,打破湖岸的束缚,形成婉转流畅的岸线和开合有致的水面。园内设有休闲广场、漂浮式喷泉、木栈桥、亲水平台、湖心岛等景观设施以及景石、姜太公钓鱼雕塑、木质亭廊等园林小品。

正大公园位于南皮县城中心位置,总占地5.5公顷,因其南侧的正大路而得名,于2009年10月建成开放。园内共有花坛、雕塑、观景凉亭、假山水系、休闲广场等十四个设计单元,种有各类观赏植物20多种9万余株。园内的休闲广场是周边居民早晚休闲健身的主要场所。

金刚公园位于南皮县东环大街与金刚路交叉口东南角,该公园是一处园林式街头游园,2011年正式开放。园内种植白蜡、法桐、国槐、紫荆等乔灌木10多个品种,种植小叶黄杨、红叶小檗等绿篱1.5万余株组成多个花池墙。主要景观有仿古式木亭,仿古式长廊一座,“龙”型主题雕塑一座,突出体现了“一个景观,一个场地,一个乐趣”的设计目标。

地方特产

南皮有苜蓿面积5万亩,主要苜蓿品种为正道440、中牧三号等,苜蓿产品(包括裹包青贮苜蓿、苜蓿粉、捆)9万吨。产品因营养丰富、蛋白质高、适口性好。

南皮玻璃器皿主要为手工制作,产品有冰花、座点、汽泡、蒙砂、酸洗等系列上千品种。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南皮县先后被授予全国“法制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医共体试点县”、“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和“河北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河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河北省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工作成绩突出县”、“河北省渤海粮仓优秀示范县”、“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河北省财政工作先进县”“河北省金融扶贫产业贷示范县”“河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县”等荣誉称号。

2017年10月,南皮县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2日,入选拟命名的第13届河北省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2年5月,入选2022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