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

更新时间:2024-03-20 16:43

变性(transsexual)是指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力求改变性器官的生理和解剖特点,使其异于自己的出生性别,以符合自己所认同的心理性别。目前对于变性产生的因学是不清晰的,有些研究显示与异卵双胎相比,单卵双胎的性别焦虑发生率更高,提示性别身份的转变有遗传因素起作用。

变性过程

变性的过程通常包括实际生活的尝试-即以自己心理认同的性别去尝试生活(reallife test)、荷尔蒙置换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以及性别重置手术(gender/sex reassignment surgery)等阶段。变性的达成,在不同的国家又不同的要求,通常都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制度管理才能实施。

生物性别是男性想要变成女性的称为跨性别女性,生物性性别是女性想要变成男性的称为跨性别男性。目前许多跨性别的女性会选择脱毛、服用激素、胸部填充和喉结去除等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而跨性别的男性则会选择进行乳房切除手术等方式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De Cuypere和他的同事对既往横跨39年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总共涉及到8个国家的10个研究,发现男变女(MTF)的盛行率在 1:11,900至1:45,000之间;女变男的盛行率(FTM)在 1:30,400至1:200,000之间。

现状及心理状况

目前很难估计跨性别的群体有多大。在Burrows的研究中,截至2009年英国已经有10000人进行了变性手术,并且有46000人在等待手术安排。我国截至2005年约有10万人申请过变性手术,要求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并已有1000多人实施了变性手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家对于变性手术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在网络媒体上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跨性别者的视频或者消息。目前,变性手术已经被纳入《医学主题词表》中,术式也得到不断地完善。但是技术上的改变并没有改变跨性别者的生活处境,在经历了变性手术之后,许多跨性别者的生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对于跨性别者的污名化,使得社会上大多数人对跨性别者还不是特别宽容,跨性别者往往会受到歧视。有些人的变性经历被他人得知之后,遭受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甚至因此而失业或受到勒索。这些压力或困扰对其本人所带来的痛苦可能会丝毫不逊于其变性之前心理所承受的痛苦。

性别烦躁的个体承受着明显的情绪困扰,有性别烦躁的青春期个体和成年人的自杀观念、自杀企图和实施自杀的风险, 需要高度关注跨性别人群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中国的研究者的一项系统综述综合了两篇定性研究和28篇定量研究,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在跨性别人群中精神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物质滥用障碍和与压力相关的问题)的患病率较高,在这一群体中自杀和自残行为的患病率也很高。在两项定性研究中,可归因于的因素包括与性别有关的歧视、获得保健服务的障碍、社会支持低、对艾滋病毒预防的知识和认识较低等。

国际上认为为了更好的给跨性别人群提供照护,需要联合多学科的工作人员,提供给跨性别个体个体化的、有效的照护,协助有此困扰的人群,探索他们的性别认同,并且找到让他们感到自在的性别角色。目前倾向于通过内分泌学、精神病学、外科学、心理学、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多学科或跨领域的联合治疗小组对个体进行科学的评估、诊断、干预和综合治疗,根据个体的需求进行个体化的干预策略,包括激素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变性手术)、家庭支持治疗、个体心理治疗、法律顾问以及其他帮助(毛发治疗、嗓音训练和举止训练等)。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敦促和呼吁世界各地将非性别常规去精神疾病化及正常化,与一般人群相比并且该人群面对和正在经历着遭受暴力、受害、羞辱和歧视的风险也更高,并且呼吁为跨性别人群提供及时的照顾,减少他们遭受的歧视和不公正对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ICD-11)第11版相关章节的拟议修改;对跨性别者的健康采取以人为本的办法;转向以平等和权利为基础的方式对待跨性别者的健康问题。根据目前向ICD-11工作组提出的建议,跨性别身份将不再被归入“心理健康和障碍”类别下的“易性症”,而将被归入“与性健康有关的状况”类别下的“青春期和成年期的性别不一致”。拟议的重新分类预计将减少对跨性别者的疾病化和污名化的看法,并在这方面起到改善作用,使跨性别者的健康能够得到理解、衡量和处理,这种重新分类也可能对社会更宏观地看待性别认同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概念

跨性别

跨性别(transgender):一个总称,指的是那些性别认同、性别表达与他们的生物性别/出生时分配的性别不匹配的人。它涵盖了一系列性别认同和表达方式,个体不单单是被归类为两种性别之一—男性或女性(性别二元观)。性别认同(Genderidentity)是一种内在的对自己性别的认同,个体认同自己是男性、女性、非男性或女性、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感觉。性别表达——通常是性别认同的延伸——包括通过社会角色、外貌和行为来表达一个人的性别认同。

跨性别者包括: 那些性别认同与他们出生的性别不同的个体;那些性别表达——通过服装、交流、言谈举止和兴趣向他人传达自己性别的方式和行为不同于他们出生时所分配的性别的社会规范或者刻板印象;同时并非所有的跨性别个体都一定寻求性器官的改变; 一部分跨性别的个体并不都会选择改变他们的身体,一部分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性别表达去反应自己内在的性别认同。

易性症

易性症(transsexualism):是指个体心理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相反,并持续存在想要改变自身生理性别的想法和愿望。特征主要有:相信自己的内在是和自己生理性别不一致的性别,并希望周围人用其心理认定的性别接受他(她)的性别认同;强烈要求医生为他(她)作变性手术;如未进行变性手术,个体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困扰,且无法通过心理治疗来缓解。易性症者寻求医疗帮助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心理治疗,而是要获得性激素治疗和/或变性手术使他们的外表更接近他们认同的性别身份。

性别烦躁

性别烦躁(Genderdysphoria):指个体体验或表现出的性别与出生性别之间不一致的痛苦。尽管并非所有个体都会因这种不一致产生痛苦体验,还是有许多人在得不到渴望的激素治疗和/或手术干预时,产生强烈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性别烦躁的个体在他们出生性别与他们认同/表达出来的性别之间表现出的显著的不一致是诊断的核心部分,同时必须存在关于这种不一致的痛苦的证据。认同的性别可以包括超出了典型的男性或者女性的性别认同。

DSM-5中还指出性别烦躁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表现不同。青春期前生理性别是女性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有想成为男孩的愿望,如声称自己会成长为男性。她们偏爱男孩的衣物、喜欢参与传统的男孩游戏,而讨厌典型女孩玩具和活动,且乐意选择男孩作为玩伴。他们偶尔会拒绝坐着小便。有些出生性别是女孩的孩子还会声称自己有一个阴茎或长大后会长出一个;另外他们也可能表示不想要乳房的发育和月经。与此相反,青春期前有性别烦躁的生理性别是男性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想成为女孩的愿望,并在穿着、言谈、活动与玩伴选择等过程中表现出来。有性别烦躁的成年人可能会采取自己认同的性别的生活方式,如果被他人当作是出生性别(生理性别)的一员来看待,他们会感到很不舒服。

临床转介的有性别烦躁的儿童主要会表现出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最常见的是焦虑、破坏性、冲动以及抑郁障碍。处于青春期前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和情绪问题会更多,这与别人的对儿童的性别认同不接纳有关。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可能会因为被同伴排斥而带来更多的行为问题。精神健康问题的患病率存在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对儿童性别认同的态度有关。然而,同样在非西方的文化中,发现在有性别烦躁的个体身上,焦虑的共病情况更多,即使这些文化对与儿童性别不一致的行为采取接纳态度。在临床转介的有性别烦躁的儿童中,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青春期个体有共病现象中焦虑和抑郁障碍最为常见,且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也高于普通人群。与此同时被转介的成年人中最为常见的共病现象也是焦虑和抑郁障碍。

变性手术

变性手术(sex reassignment surgery)通常通过去除内生殖器并彻底改变外部生殖特征来完成,包括男变女手术(male to female,MF)和女变男手术(female to male,FM)。男变女手术涉及到“阴道成形术”,通过切除阴茎的内部为人工阴道塑造孔洞,并使用龟头塑造阴蒂。女变男手术则涉及到阴茎整形手术和乳房切除术。男性可能需要进行脱毛和整形手术,女性则可能需要进行喉腔手术和毛发种植,以增加体毛。

做出变性手术的决定必须谨慎,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着难以解决的弊端,并非所有性别烦躁个体都是变性手术的适应症。改变自身的性解剖结构是不可逆的,且性别角色的变化也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手术前需要个体、家庭等进行协商,需要评估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评估性别烦躁的程度,个体对于跨性别的期待等做出系统的评估。变性手术进行前,应该对跨性别个体进行随访和甄别,明确是否性别烦躁,避免误诊。

在有关法律法规未公布以前,自1992年起,临床上对变性手术制定了严格的手续和制度。

1) 个体在手术前必须解决和考虑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诸如手术后的工作、生活、经济来源、家庭组成、社会舆论等。

2) 手术前先有适应过程,日常生活中试行异性行为及角色1~2年。

3) 必须妥善的处理以下的安排,并且具备下列各项证明:①公安部门证明,应取得公安部门的理解和认可,术后户口簿中性别和公民身份证明要予以更换;②个人申请,包括经历、病史、家庭情况、手术要求和决心;③精神病院证明,以排除精神病;④父母兄弟姐妹的证明,以求得术后家庭成员的理解和认可;⑤工作单位证明、术后工作安排及经济来源;⑥乡政府和居委会证明,以取得社会的认可和理解;⑦已婚者必须解决好配偶问题并具法院证明;⑧医疗费用的筹备及术后生活保障措施。

4) 对上述各项证明应认真审核。诊断明确,条件具备后,经有关部门审定,才能决定是否施行变性手术。

性别变更登记

常见问题

1、我是跨性别者,做变性手术是必要的吗?

答:关于是否要进行变性手术是需要非常慎重地进行考虑的。不是所有的跨性别者都会通过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来追求身心统一,也有大部分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所认定的性别。如果要决定要进行变性手术的话,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①经济因素:我国明确规定,只有符合资质的整形外科医院才可以进行变性手术。这类手术的难度极高,并且费用十分高昂,也不属于医保报销的范围。

②术后能否符合预期:影响变性手术的因素非常多,有个体自身的生理因素、医生的技术水平、医疗器械的精密程度等。同时术后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如伤疤、外观丑陋、缺乏快感等,而且还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③变性手术是一项不可逆转的手术,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改变。因此进行手术后,对于个体的家庭关系和社会角色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需要个体进行系统且谨慎的考虑与评估。

④在变性手术前,需要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或者科室进行评估,明确是否是性别烦躁的个体。

⑤并非所有的跨性别者,都需要进行变性手术。每个个体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以及性别烦躁的程度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2、变性手术有哪些项目?

答:目前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公民如果要进行变性手术,需要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而且欲行手术的个体需要了解手术中可能的风险,在家属的同意下进行手术。

目前,变性手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男变女,一类是女变男。男变女的手术需要切除个体本身的生殖器官,即去除睾丸,并制造出阴道、阴唇等女性性器官。同时还需要进行胸部填充做出乳房、脱毛、去除喉结等几大类项目。女变男的手术则更加复杂,需要制造出男性的生殖器,并切除其阴道、乳房等器官。有的个体还需要增加腿毛,调整面部。另外,可能还需要进行喉腔手术。

变性手术存在风险,并且不具有可逆性,同时变性手术只能改变部分性征,而并非完全能够转变成自己期望的性别,手术前需要对手术有一些现实的预期。 同时,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同时还会出现并发症。因此手术前个体要做好心理准备,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完善系统的检查和评估后,做好充足的心理建设后才能进行手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