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尉

更新时间:2024-06-17 23:55

御史中尉,官职名,北魏御史中丞改置,北周初曾沿用。北魏战时体制中的御史中尉带有军中执法性质,便于监察武官。

北魏战时体制中

自东汉御史中丞成为独立的监察系统首席官僚以后,以“御史台”这一名称来称呼监察系统的说法,已在《后汉书·百官三》中,开始出现。同时,在此后的魏、晋、南北朝期间,御史中丞系统亦始终是直属皇帝的垂直监察系统。又据《魏书·官氏志》,北魏曾一度将御史中丞改名为御史中尉。北魏以鲜卑入主部分中原地区,其主要立国方针有近于战国时的秦国,秦国以从三晋招引来的移民任农耕,而以本土居民任征战并取得成功;北魏亦以鲜卑人族任军事,而以汉人任农耕,鲜卑族全族结合一部分汉族上层成为统治阶级,从而使整个国家组成,带有明显的战时体制性质。在这种体制下,武人跋扈,是必然出现的状况,御史中丞作为文官,压不了武将的台,而御史中尉带有军中执法性质,便于监察武官。

历史史料

中尉”这个名称,现在是初级军官,但在古代,却是高级军官。刘邦起义军中,名将陈平曾任护军中尉。《史记·陈丞相世家》说,汉王刘邦重用陈平,诸将不服气,说陈平的坏话,刘邦找陈平谈话后,觉得陈平确有识见,于是“拜(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监领、督统)将,诸将乃不敢复言”。可见护军中尉之职,有似于今之参谋总长。其后,汉初之中尉,乃京城警备司令;主爵中尉,为长安市市长。反正带有“中尉”两字的,俱为高官。

其实,不仅是北朝,就是南朝,由于南北朝的对抗,也在相当程度上实施了战时体制,武将亦颇跋扈。《南齐书·百官志》中的“御史中丞”条,就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记载:“晋江左中丞、司隶,分督百僚,傅咸所谓‘行马内外(皇宫内外)’是也。今中丞则职无不察,专道而行,驺辐禁呵,加以声色;武将相逢,辄致侵犯,若有卤簿,互相殴击。宋孝建二年(455)制,中丞与尚书令分道,虽丞、郎下朝相值,亦得断之,余内外众官,皆受停驻。”

据《晋书·职官志》,东晋初建之后,已将司隶校尉一职省去。因为东晋偏安,管辖的地方小了,官职自应减省。所以司隶校尉的监察职责,合并给御史中丞了。南朝因之,所以这里才有“今中丞则职无不察”的说法。不过,尽管制度上规定了御史中丞“专道而行”,以示尊宠,但跋扈的武将却不买账,两方的前驱人员,甚至打起来了。刘宋政权为了维护御史中丞的权威,甚至规定了御史中丞与尚书令分道的制度。南朝自刘宋以降的尚书令,乃实际上的宰相。《南齐书·百官志》云,尚书令“行遇诸王以下,皆禁驻”,就是说,诸王以下百官,出行时见到尚书令,均应停车下马,等尚书令过去后,才能通行。而御史中丞则与尚书令分道,可见南朝为维护御史中丞的监察权威,在礼仪规定上的认真程度。礼仪规定只是一种形式,形式的背后,是让那些武将承认和服从这种监察权威。这和北魏的改御史中丞为御史中尉,分明出于同一思路。

其它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双方战争不断,双方均实行战时体制,但在维护监察官僚的权威性上,竟有如此异曲同工的相似处。那些写文章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发展出系统的监察制度的人们,虽说是出于加强现实监察工作的良好动机,其实对历史是颇有隔膜之处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说法,应当是: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监察经验,研究得太不够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