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群

更新时间:2023-01-12 06:52

滹沱群原称“滹沱系”,属元古代地层。分布面积较小,多见于中国山西五台山及吕梁山一带。最初命名地点在山西五台山西南滹沱河岸的东冶镇附近,故名。本群厚度较大,可分为三部分:下部,自下而上为变质含金砾岩、石英岩和石英岩夹千枚岩;中部,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夹石英岩、大理岩和轻微变质的中基性火山岩;上部,以富含裸枝迭层石的白云质大理岩为主,夹少量千枚岩。本群轻微变质,变质时代约为17±亿年。滹沱群可能属中元古界底部或下元古界上部。

命名

维里士(B.Willis)1904年命名。据白瑾等(1986)认为该群自下而上由9个命名剖面衔接而成:山西省五台县团城乡西北约8km的娘娘垴—木山岭(豆村亚群四集庄组和南台组);五台县三角村西北约3km谷泉山—神仙垴(豆村亚群大石岭组的谷泉山段、盘道岭段、神仙垴段);五台县杨白乡岩村东约1.5km狼山(大石岭组南大贤段);山西定襄县河边村东约2km纹山—大关山(豆村亚群青石村组—东冶亚群大关洞组);五台县槐荫村北约0.5km槐荫村—马鞍山(东冶亚群槐荫村组);五台县城东约3km罗家垴(东冶亚群北大兴组);五台县城东约5km天蓬垴(东冶亚群天蓬垴组);五台县杨白乡郭家寨村西约1km西河里(郭家寨亚群西河里组);郭家寨村东约5km雕王山(郭家寨亚群黑山背组和雕王山组)。

沿革

李希霍芬(F.V.Richthofen,1882)所指的东冶灰岩、滹沱页岩等,是以后建立的滹沱群的雏形。1904年,维里士等(Willis等,1907)首次提出滹沱纪,并将滹沱纪地层分成东冶灰岩和豆村板岩两个岩石地层单位。杨杰(Yang Kieh,1936)初步澄清了维氏在前震旦系层序划分上的混乱现象,将该系分为南台层和白头庵层。王曰伦(1953)将其称作震旦系,自下而上分为变质冰碛系、石英岩系、板岩系、硅质灰岩系等四个岩石地层单位,赵宗溥(1954)提出滹沱系属于前震旦纪,它不整合于震旦系硅质灰岩之下。马杏垣等(1957)认为该系与下伏五台系和上覆震旦系茶房子灰岩均为不整合接触,并划分变质砾岩、南台石英岩、豆村板岩、东冶灰岩等4个岩石地层单位。华北地质研究所五台组、山西省地质局区测队三分队(1964)将其自下而上分为2群14组, 滹沱群分四集庄、南台、豆村、麻地沟、青石村、纹山、河边、建安、大关洞、槐荫、 北大兴11组;郭家寨群分西山村、黑山背、刁王山3组(麻地沟组及其以下各组根据区测队资料,青石村组及其以上各组根据华北所资料)1。华北地质研究所五台组(1965)划分为3群16组,滹沱群分四集庄、南台、豆村、麻地沟、插箭梁、青石村6组,东冶群分文山、河边、建安、大关洞、槐荫、北大兴、天蓬垴7组,郭家寨群分西山村、黑山背、刁王山3组2。山西省地质局区测队(1967),划分为3个亚群12组;自下而上为豆村亚群的四集庄组、南台组、大石岭组,东冶亚群的青石村组、纹山组、河边村组、瑶池组、北大兴组、天蓬垴组,郭家寨亚群的西河里组、黑山背组、雕王山组。时代定为古元古代。白瑾等(1986)将该群划分为3个亚群14个组:自下而上为豆村亚群四集庄组、南台组、大石岭组、青石村组;东冶亚群纹山组,河边村组,建安村组、大关洞组、槐荫村组、北大兴组、天蓬垴组;郭家寨亚群西河里组、黑山背组、雕王山组。山西省地矿局(1989)沿用山西地质局区调队(1967)的滹沱群划分方案,但将亚群升格为群,滹沱群升格为滹沱超群。

分布

主要分布于山西五台山南坡台怀—四集庄一线以南,石咀—定襄一线以北,东起台山河上游,西至原平奇村一带,总面积约1500km2。其次,五台山北坡代县滩上到原平白石一带约有200km2,繁峙县中台等处也有零星分布。

特征

据白瑾等(1986)该群岩性特征如下:

豆村亚群

1. 四集庄组 以变砾岩为主体,上部有少量石英岩,顶部的砂质千枚岩可作为区域标志层之一。其底部一般有厚数米的片状砾岩,可能是古风化壳和泥质沉积的混合物。变砾岩的砾石成分复杂,可分三类:一类以石英岩砾石为主;一类以磁铁石英岩砾石为主;一类以花岗质岩砾石为主。砾石大小一般为5—30cm。砾石成分自下而上有简单化趋势,上部几乎全由石英岩组成。组厚约355m。

2. 南台组 分为两段:寿阳山段下部以具波痕的含长石石英岩为主,常夹有1—2层厚10m左右变砾岩层。上部以石英岩为主,具交错层和小冲刷面;木山岭段为千枚岩夹含砂大理岩。组厚804m。

3. 大石岭组 由底部石英岩,中部千枚岩,上部白云岩三套地层组成。在本区西部该组自下而上可分四个岩性段,即谷泉山段、盘道岭段、神仙垴段和南大贤段。谷泉山段以钙质石英岩为主,底部常见有变砾岩。石英岩中具波痕和交错层;盘道岭段以青灰色条带状千枚岩为主,夹少量结晶白云岩;神仙垴段为灰紫色千枚岩夹少量结晶白云岩;南大贤段以白色、黄白色结晶白云岩为主,燧石条带发育。组厚大于1913m。

4. 青石村组 下部为灰绿色千枚岩、板岩、夹白云岩、白云大理岩;中部为石英岩与板岩互层;上部为杏仁状、管状变玄武岩夹少量板岩;顶部变玄武岩具古风化壳特征。该组变碎屑岩类具韵律层,交错层及包卷层。组厚大于994m。

东冶亚群

1. 纹山组 自下而上为石英岩、板岩、结晶白云岩。石英岩中交错层发育,底部具包卷层理,结晶白云岩含燧石条带。板岩为砚台、石碑的上好石材。组厚大于368m。

2. 河边村组 以泥晶白云岩为主,下部有少量石英岩、板岩,顶部有一层变玄武岩,分布稳定,为区域标志层之一。在石英岩夹层中可赋存小型沉积磷矿。组厚约653m。

3. 建安村组 以条带状千枚岩、板岩为主,夹多层泥晶白云岩和1—2层含磁铁矿碎屑交错层发育的石英岩。顶有一层厚约20m白色纯石英岩可作为标志层。组厚约758m。

4. 大关洞组 以板岩和泥晶白云岩互层为特征,底部白云岩具薄皮鲕状构造。上部白云岩贫硅, 是优质冶金辅料,含叠层石白云岩可作高级建筑材料。组厚约975m。

5. 槐荫村组 除底部有几米厚的板岩之外,全部由白云岩组成,白云岩可作冶金辅料。组厚约469m。

6. 北大兴组 主要由泥晶白云岩组成,下部有一层厚200—300m的板岩夹白云岩层可作为地区性标志层。组厚约1484m。

7. 天蓬垴组 下部为灰绿色绢云千枚岩夹少量变粉砂岩,中部为千枚岩夹结晶白云岩,上部为紫红色、灰绿色千枚岩与串珠状、豆荚状、条带状大理岩互层。组厚大于971m。

郭家寨亚群

1. 西河里组 底部有不稳定的变质砾岩,最厚达8m。砾石主要为下伏东冶亚群的白云岩,砾径1—25cm,接触式胶结。其上为灰紫色千枚岩、砂质千枚岩夹石英岩。千枚岩泥裂发育,有雹痕。石英岩具波痕、交错层和韵律层。向上渐变为石英岩。一些地区的东冶亚群古风化面凹处产有紫红色硅质角砾岩,可作为耐火材料硅石矿;有磷矿化点和铁矿化点。组厚约239m。

2. 黑山背组 以厚—巨厚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含少量砾岩,中部偶夹细粒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底部具韵律层和巨型交错层。组厚约493m。

3. 雕王山组 是一套巨厚的变砾岩,砾石以白云岩为主,少量为石英岩和千枚岩,砾石长径一般为15cm,大者可达50cm。组厚大于200m。

结构

滹沱群遭受吕梁期低绿片岩相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及一次区域性褶皱变形,局部有叠加褶皱变形现象。该群四集庄组原岩以沉积砾岩为主,含少量石英砂岩和泥质岩,属河流相、滨海浅滩相产物。南台组原岩自下而上为砾岩,砂质、泥质岩,含砂碳酸盐岩。其早期属滨海静水环境,中期为河口急流转泻湖环境,末期上升为滨海潮上带。大石岭组原岩主要由砂质岩、泥质岩和碳酸盐岩组成,沉积为滨海沙滩,经海滩潮坪、潮上泥坪,最后为滨海潮间—潮下环境。青石村组原岩,下部以泥质岩为主,夹粉砂质,细砂质岩和少量白云质碳酸盐岩,上部以玄武岩为主。属以滨海相为主的海陆交互相环境。纹山组和河边村组开始沉积的岩石为砂质岩。纹山组中部为泥质岩,上部为碳酸盐岩;河边村组中、上部主要为碳酸盐岩,顶部夹有稳定的玄武岩。二者属滨海潮汐带环境。建安村组原岩以泥质岩为主,夹碳酸盐岩礁体,属滨海潮汐带环境。该组顶部白色纯石英砂质岩具沙坝堆积特点。大关洞组原岩为互层状白云质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属滨海高能环境。槐荫村组原岩主要为贫含叠层石的白云质碳酸盐岩,属潮下低能环境产物。北大兴组原岩基本为白云质碳酸盐岩,属较动荡的沉积环境。天蓬垴组原岩以泥质岩为主,其次为泥灰岩,是潮间坪的产物

成分

西河里组原岩主要为泥质岩和砂质泥岩,底部有残积型磷-铁-硅质建造,属陆相环境。黑山背组的原岩以含砾粗粒石英岩为主,属山间急流沉积产物。雕王山组原岩为一套以白云岩砾石为主的砾岩,属冲积扇的筛积物。该群古构造环境是在太古宙古陆块内或属其边缘的活动海槽或冒地槽(白瑾等,1986)。该群产有大量叠层石,计有51个群和96个型。叠层石可划分两个组合系,下组合系自大石岭组至建安村组底部跨5个组,其代表分子自下而上为Conistratifera, Collumnacollenia, Kanpuria, Kussoidella, Omachtenia, Segosia, Kussiella, Zhongtiaoshania等群的有关分子,此外还有少量Stratifera, Suetliella, Nanlouella, Gymnosolen, Conophyton等群的分子,可构成“层状—穹状—锥状—穹状”叠层石旋回;上组合系包括由建安村组到天蓬垴组的5个组,以Pilbaria, Paraboxonia, Eucapsiphora, Nordia 等具或不具侧壁的或具鞘的大中型柱状叠层石,Pseudogymnosolen, Microstylus, Minicolumella和Alcheringa等微小型叠层石, 以及Tibia, Jacutophyton和Conophyton等锥叠层石或与其有关的类型的大量发育为特征。可构成“穹层状—穹状—锥状—穹状”叠层石旋回。侵位于豆村亚群和东冶亚群的凤凰山角闪二长花岗岩的黑云母K-Ar年龄为1810±29Ma;侵位于东冶亚群的层状变闪长岩的角闪石K-Ar年龄为1928.4Ma;大石岭组黑云石榴片岩黑云母K-Ar年龄为1800Ma;豆村亚群千枚岩、板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851Ma。推断滹沱群上限年代应大于1900Ma(白瑾等,1986)。刘定寺村东青石村组变玄武岩锆石U-Pb年龄为2366±94103Ma(伍家善等,1985);河边村东河边村组变玄武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2358±96Ma,因此推断该群沉积下限年龄不小于2.4Ga(王汝铮,李惠民,1992;白瑾等,1992)。其与上覆长城系及下伏五台群呈不整合接触。豆村亚群各组之间一般为假整合接触,其中大石岭组与南台组之间局部不整合接触,青石村组与大石岭组多呈断层接触,局部呈假不整合接触。东冶亚群的纹山组与豆村亚群青石村组为假整合和不整合接触。郭家寨亚群的西河里组与东冶亚群的天蓬垴组为不整合接触。

1.白瑾、 武铁山等, 1964, 对五台山“滹沱群”重新划分的初步意见(摘要),华北地质科技情报, 第1期, 3—10页。 2.华北地质研究所(现天津地矿所)五台组,1965,对五台山“滹沱群”重新划分的初步意见(摘要),蓟县震旦系现场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汇编。

备考

编撰者: 王汝铮

作者1: 白瑾

年份1:1986

系名: 古元古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