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

更新时间:2024-07-27 18:01

澄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位于关中盆地东部,渭北高原东北部,南与大荔县毗连,北与黄龙县接壤,东隔大浴河与合阳县相望,西界洛河与蒲城县为邻,总面积112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澄城县辖1个街道,9个镇。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常住人口29.95万人。

历史沿革

上古

以前,处于传说中之雍州。(《尚书·禹贡》)

春秋

属晋,为北徵(今蒲城县避难堡)、王官(今善化乡居安村西)及郊地。

周顷王二年(前617年),秦伐晋取北徵。

战国

初属魏。

秦、魏争夺,后归秦,隶重泉(今蒲城县地)。

置北徵县,属内史。

楚汉相争之际,属塞国,隶重泉。

西汉

高祖元年(前206年),汉灭塞国后,属河上郡。

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属内史。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复设北徵县,后易名徵县,属左内史。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属左冯翊

新莽

改三辅为六尉郡,改徵为氾爱,归列尉大夫。

东汉

撤销氾爱,辖地并入合阳(一说并入重泉)。

三国曹魏

属雍州冯翊郡

西晋

归属同曹魏。

北魏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设立澄城郡,辖澄城、五泉、三门三县(五泉、三门分别在今澄城县西部与南部,三县原均为合阳县地)。

太和十年(486年),郡内增设宫城(今合阳县地)、南五泉(今大荔县朝邑镇)两县。

太和十一年(487年),澄城郡改属华州。

西魏

大统六年(540年),南五泉县改名朝邑

废帝三年(554年),澄城郡属同州。

北周

明帝二年(558年),撤销五泉、三门两县,辖地并入澄城县。

开皇三年(583年),撤销澄城郡。

大业三年(607年),澄城县属冯翊郡。

澄城县之隶属随道、州、郡名之更迭而相应变更。

武德三年(620年),在长宁河南(今洛城村西)设长宁县。

贞观元年(627年),属关内道。

贞观八年(634年),长宁县撤销。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京畿道

天宝元年(742年),属冯翊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属同州。

长庆四年(824年),将澄城县的抚道乡(今县西部)划归奉先县(今蒲城县)。

后梁

开平元年(907年),属河中府。

后唐

同光元年(923年),复属同州。

北宋

元丰八年(1085年),属永兴军路同州。

皇统二年(1142年),属京兆府路。

属陕西行中书省,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

洪武九年(1376年),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

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属陕西省关中道。

民国十五至十七年(1926—1928年),因军阀混战,属无所依。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陕西省直辖。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所大荔)。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澄城全境,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归大荔分区。

1950年,大荔分区撤销,归渭南分区。

1956年10月,改由陕西省辖。

1958年12月,澄城县建制撤销,将韦庄、醍醐、业善、寺前地区划归大荔县,其余并入蒲城县。

1961年9月,恢复县制,划入大荔、蒲城的地域复归澄城,属渭南专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有“新里”之名。《左传·文公十八年》载:“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名曰新里,秦取之”。

有杜平乡。

有长宁乡、抚道乡。

原17乡,后并为9乡。

为6乡,名称同宋,辖64里。

天顺六年(1333年),将64里并为56里。

弘治五年(1492年),改设3乡:东南太平乡、东北甘泉乡、西北王官乡。56里并为40里。

设东西南北4乡,仍辖40里。

中华民国

民国初年,将4乡按方位改为5区。后又改为中东、东南、正西、西南、西北、东北6区。区以下沿用清时建制,辖40里。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设8区,共545村。区以下为村(镇)、闾、邻。5户为邻,25户为闾,百户以上为村(镇),村(镇)直属于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撤销区建制,设32里。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联保制,共设16联,198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并联为乡,设9乡,88保。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12日,在县北关则口建立了澄城县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境解放,设10区93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将永丰划归蒲城县,全县为87乡,312行政村,722自然村。

1950年7月,行政区划调整,设6区52乡。

1955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7乡。

1957年,为便于耕作及行政管理,与黄龙、蒲城、合阳交换了一部分村庄。

1958年9月,撤销乡建制,成立了6个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撤销澄城县建制。将醍醐公社(今寺前、醍醐、业善、韦庄4乡之区域)划归大荔县,其余地区划归蒲城县。

1961年9月,恢复澄城县建制,原划归大荔、蒲城之区域仍归澄城。同时将蒲城县的王村划归澄城,将寺庄、避难堡划归蒲城。全县设立17个人民公社,232个生产大队,1223个生产队。

1972年,城关公社改名城郊公社,同时增设城关镇。

1980年,城郊公社的城内、南关、北关3个大队划归城关镇。

1981年,增设石沟镇。尧头公社的东村、石沟、权家河3个大队和段庄坡大队的桥沟生产队划归石沟镇。

1984年4月,撤销尧头公社,石沟镇与尧头公社合并称尧头镇。7月,撤销冯原、韦庄公社,设立冯原、韦庄镇。其余公社更名为乡。

1988年,全县18个乡镇,261个行政村,711个自然村,1475个村民小组。

2011年7月,陕西省政府撤销善化乡并入冯原镇,撤刘家洼乡并入王庄镇,撤罗家洼乡并入赵庄镇,撤雷家洼乡并入庄头乡。

2013年7月,澄城县安里乡、庄头乡实现撤乡设镇,澄城县辖10镇。

2015年5月,根据中共渭南市委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各县(市、区)镇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渭市办字〔2015〕2号)精神,经2015年4月23日县委第十次常委会研究同意,撤销县政府驻地镇城关镇建制,设立澄城县人民政府城关街道。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澄城县辖1个街道,9个镇。澄城县人民政府驻宝塔路1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澄城县位于陕西省渭北高原东北部,南与大荔县毗连,北与黄龙县接壤,东隔大浴河与合阳县相望,西界洛河与蒲城县为邻。介于北纬34°55′45″—35°27′05″,东经109°40′30″—110°05′50″之间,总面积1121平方千米。县城南距大荔县城50千米,北距黄龙县城67千米,东距合阳县城27千米,西南距蒲城县城50千米,南距行署渭南115千米,西南距省会西安186千米,东北距首都北京1530千米。

地质构造

地层

澄城县地层划区属汾渭地区渭河小区东部。第四系前基岩出露在低中山区及一些河沟内,构成二级黄土原的基底。一级原则深埋在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以下。在岩性上可分为石灰岩及砂泥岩两大类,厚逾千米。第四系分布广泛,类形复杂,岩性、岩相及厚度差异甚大。

构造

澄城县地质总体为一单斜构造,走向北东东,倾向北西,倾角3—7°。断裂构造甚为发育,以近东西向逆断层和北东向正断层为主,还有北东东及北北西向两组共轭的X型裂隙。各种构造面的走向与力学性质,均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规律性明显。

地形地貌

澄城县属渭北黄土台原一部分,地貌以黄土原为主体。黄龙山横亘北部边界,洛河从西南流经,支沟流贯原体,并成为与东西邻县的天然分界。总体上,地形北高南低,海拔1285—470米,全县地貌可分低中山、山前洪积裙、黄土原及河谷四种类形。

低中山

黄龙山系中生界泥岩形成的构造,剥蚀低中山区,海拔1285—1221米(县境内),相对高差210—180米,山脉走向北东东,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山前发育有近东西同的逆冲断层,形成南坡陡,北坡缓,基岩裸露。在局部低洼处,有不厚的第四系堆积,暂时性洪流形成之沟谷,横剖面呈“v”字型,沟床纵剖面坡降大,由于岩性差异,常形成陡坎。

壶梯山,与黄龙山以梁状斜坡相接,高出周围地面150—180米,成为屹立于洪积裙的孤丘。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故名。海拔1104.3米,顶部浑圆平坦,约10亩,四周均系斜坡形,东、西、北三面一般为40—50°,南坡65°,西北部有渭清公路。

山前洪积裙

分布于玉富庄—刘家洼—赵庄一线以北,呈扇裙状排列于黄龙山前,南北宽约5千米。裙面坡度上陡(3—5°)下缓(2—3°),由中更新统风、洪积黄土状土夹砂、砾石组成。其上覆有上更新黄土及全新统坡裙洪积层,下伏三迭系下、中统纸坊群砂泥岩。源于山区的河谷,呈箱状,宽40—50米,两壁陡立,深20—30米。古沟道部位,多为洼地,其中沉积的砂砾石层的厚度较大。

黄土原

原面平坦(1—2°),向南缓倾,海拔1100—470米,与山前洪积裙以洼地相衔接。受基底断裂的控制,原体地形的台阶状特征明显。不同高程台原面之间,存在有黄土陡坎,其位置与基底断裂相吻合。它们不独造成了地貌形态的差异,且控制了黄土状土下伏地层的分布与发育。海拔1100—570米。其地质构造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为黄土状土下伏基岩,分布于房家河—尧头—越家庄—西夏一线以北,至黄龙山前。其上部为数十米厚的上、中更新统黄土及黄土状土,厚度自北而南递增,下伏中、古生界砂泥岩;另一类为黄土状土下伏洪积物,分布于上界南黄土原的原面洼地内。其上覆上、中更新统冲、洪积物,厚数十至百余米。下伏下更新统冲、洪积物,厚数米至80余米。其下,第三系的厚度,受灰岩面起伏的控制,厚数米至数百米不等。

一级原位于韦庄—铁庄—西北坡—西观—西吴坡一线之东南,海拔570—470米。其上覆上、中更新统黄土及黄土状土,厚80米左右。下伏下更新统冲、湖积层,沉积厚度受基底断裂控制,多在150米以上。黄土原的周围,沟谷发育,使原面完整性受到破坏。一级原沟谷密度小,切割浅,原面较完整;二级原沟谷密度大,切割深,原口多被洛河近南北向支流切割成条状,宽3—10千米,西部近洛河处,支沟发育,切割强烈,沟间原面宽不到1千米。

河谷

洛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腹地,在其支沟县西河汇入处索村附近转而南行。索村以上河段,河谷不对称现象十分清楚,往往是河湾的凹岸峭壁陡立(坡度大于60°),对岸却谷坡宽缓,阶地发育。河谷纵剖面,宽数十米的峡谷段与数千米的成型河谷段相间出现。如狄家河—雷家河—孙家河—圪塔上、洞子崖—蒋家河、三眼桥—尧头等即是。因断裂构造和岩性差异,河床纵剖面上,常出现陡坎,形成“跌水”,头附近的石灰岩陡坎即是。索村以下,发育在松散沉积中的洛河段,阶地普遍发育良好。

洛河发育有1—3级阶地,纵向不连接,横向两岸不对称。各级阶地的相对高程分别为8—30、30—50、70—90米。一级阶地多为堆积阶地。堆积物的二元相结构明显。二三级阶地为基座阶地,基座为下更新统、上新统或基岩。在洛河河谷与黄土原的斜坡间,沿岸普遍分布有一级高出河水面110—140米的平台,其上无阶地堆积物,可能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

澄城县河谷支沟发育,较大者有大浴河、县西河、长宁河、马村河、孔走河等。由东北向西南汇入洛河。河床大多切入基岩和上新统。沟底较宽,有跌水。沟坡较缓(25—40°),谷地曲折。有冲、洪积物组成的1—3级阶地,相对高程分别为5—8米、20—40米、60—70米,阶面宽窄不等,由数米至数百米。二三级阶地面一般较宽,沟底有地下水补给之常流水。在支沟的两侧还分布有不少干沟、冲沟,呈东北或西北向树枝状排列,切深数十米至百余米。

气候特征

澄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燥,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时有春寒,降水较少;夏季炎热多雷阵雨、暴雨和阵性大风天气,间有伏旱;秋季凉爽湿润,气温下降快,多阴雨,十月以后,降水速减,天气晴好;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

光照

澄城县太阳辐射量全年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35.44千卡。生理辐射量应为67.22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全年日照时数2547.0小时。

气温

澄城县年平均气温12.2℃。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5.4℃,最冷月为1月,月均气温-2.3℃,年较差27.7℃。全年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季节方法,冬季从10月25日至来年4月8日共166天;春季从4月9日至6月17日共70天;夏季从6月18日至8月16日共60天;秋季从8月17日至10月24日共69天。冬季最长,夏季最短。但习惯运用的是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降水

澄城县降水,几乎全受夏季季风影响,其特征是:冬干夏湿,降水变率大,多干旱灾害。

地域分配全县年降水量478.4—551.4毫米,北部山区多,大浴河以南地区少。多雨区在黄龙山区,年降水量627.1毫米;尧头、城郊附近,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少雨区在大荔、蒲城、澄城交界处的韦庄附近,年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比北部山区偏少238.5毫米。

时间分配由于青藏高压的出现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退,使澄城县干湿季分明。冬季干旱少雨,夏季多雨。12月份降水最少,仅3.9毫米。4月降水量迅速增加。7月最多,为122.7毫米。全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月(7月和9月),两个相对少雨月(6月和3月)。

水系水文

澄城县河流属黄河流域洛河水系,主要有大浴河、县西河、长宁河、孔走河和马村河5条河流。洛河属过境河流。总流域面积1010.1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0.84%。

洛河

位于县境西部边境,为白水、蒲城与澄城之界河。古称沮水,发源于定边县之涧口峪。由善化乡什二村西南入境,沿途流经西社、安里、尧头、交道5个乡(镇),于交道乡西固市出境。境内流长37.75千米,流域面积188.74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624.16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24.64立方米。

大浴河

位于县境东部,为澄城与合阳之界河,下游毛家坡段与蒲城县接壤。发源于黄龙土石山区。水源有三:一出揣天峰东佛爷崖下南流,称史家河;一出罗圈山南,称曹家河;一出将军庙山南麓九泉,称寺庄后河。三源流程不长,汇流后由赵庄以北红石崖入境,经罗家洼、庄头、雷家洼、交道、醍醐乡及韦庄镇部分地域于韦庄镇毛家坡出境。总称大浴河,在蒲城县永丰乡曲里汇入洛河。境内流长59.65千米,流域面积237.44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1244.9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89立方米,平均比降5.28‰,属常流河。

县西河

位于县城以西1.5千米处,发源于赵庄乡崖畔寨的东西两沟中,沿途左岸流经赵庄、罗家洼、庄头、城郊乡,右岸流经刘家洼、王庄、安里、尧头等乡镇,在索村汇入洛河。全长36.8千米,流域面积304.48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1911.83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61立方米,平均比降11.94‰,属常流河。

长宁河

位于县境西北部,发源于黄龙山,水源有二:一出武帝山右西腿子,汇流麻林陂红罗谷水;一出旗山南石楼山,由冯原镇骆驼项入境,沿途流经王庄、西社、安里等乡,在安里乡刘家坡入洛河。境内流长20.4千米,流域面积126.9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786.38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59立方米,平均比降14.21‰,属常流河。

孔走河

水源有二:一出堡村东,一出云门谷南,属县西北边界河流。流经冯原、善化两乡(镇),在善化乡什二村观音堂汇入洛河。全长21.25千米。流域面积53.01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284.24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09立方米,平均比降22.08‰,属常流河。

马村河

位于县境西北部,发源于冯原镇郭家长宁村西南与吉安城南,沿途流经冯原、西社、善化三个地段,由西社乡史家河注入洛河,全长12.5千米。流域面积90.59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529.02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17立方米,平均比降20.28‰,属常流河。

土壤类型

澄城县地处温暖带半干旱气候区,成土母质多为黄土。由于冷热、干湿交替进行,特别是高温、高湿同期,引起土壤形成过程中石灰的淋溶与淀积,粘化作用及有机质的积累,形成了本县地带性土壤——褐土。据澄城县农业区划办公室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土壤共分7个土类,9个亚类,16个土属,47个土种。

自然灾害

澄城县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大风、虫害和地震等。干旱占灾害总次数的90%以上,洪涝次之。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澄城县境内自产水以洛河水系的五条支流为主,年径流量占全县总径流量88.45%。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014.62万立方米,不同代表年径流量:20%代表年为偏丰年,径流量为8240.3万立方米;50%代表年为平水年,径流量为5533.45万立方米;75%代表年为偏枯年,径流量为3909.5万立方米;95%代表年为枯水年,径流量为2105.12万立方米。

黄龙山南麓沟壑干旱缺水区:径流系数为0.14,年径流量为1776.81万立方米。

中部石堡川友谊水库引灌缺水区:径流系数为0.089,年径流量为3365.38万立方米。

尧头沟峁小型提灌区:径流系数为0.081,年径流量为282.363万立方米。

茨沟南台原抽黄提灌区:径流系数为0.062,年径流量为591.1万立方米。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共有水库17座,水库库容8577.33万立方米,水电站1座,泵站73处,水闸14座。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达到8201万立方米。城市自来水厂2处,年供水量484.6万立方米;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25处,年供水量49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3.52千公顷,水利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0.07千公顷。堤防长度7.56千米,保护人口数量0.26万人,保护耕地面积0.21千公顷。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澄城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41621.68公顷(624325.20亩)

其中水浇地20289.08公顷(304336.20亩),占48.75%;旱地21332.60公顷(319989.00亩),占51.25%。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4322.93公顷(364843.95亩),占全县耕地的58.44%;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6484.22公顷(97263.30亩),占15.58%;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3798.74公顷(56981.10亩),占9.13%;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336.24公顷(20043.6亩),占3.21%;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5679.55公顷(85193.25亩),占13.65%。

(二)园地34056.05公顷(510840.75亩)

其中,果园21818.03公顷(327270.45亩),占64.07%;其他园地12238.02公顷(183570.30亩),占35.93%。

(三)林地7381.05公顷(110715.75亩)

其中,乔木林地301.87公顷(4528.05亩),占4.09%;竹林地0.19公顷(2.85亩);灌木林地2700.51公顷(40507.65亩),占36.59%;其他林地4378.48公顷(65677.20亩),占59.32%。

(四)草地12348.52公顷(185227.80亩)

其中,天然牧草地160.49公顷(2407.35亩),占1.30%;其他草地12188.03公顷(182820.45亩),占98.70%。

(五)湿地40.74公顷(611.10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澄城县辖区范围内没有红树林、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沿海滩涂和沼泽地5个二级地类,只涉及2个二级类,分别是:沼泽草地1.25公顷(18.75亩),占3.07%;内陆滩涂39.49公顷(592.35亩),占96.93%。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794.46公顷(176916.90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2121.42公顷(31821.30亩),占17.99%;村庄用地8964.64公顷(134469.60亩),占76.01%;采矿用地326.00公顷(4890.00亩),占2.7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382.40公顷(5736.00亩),占3.24%。

(七)交通运输用地2843.16公顷(42647.40亩)

其中,铁路用地217.54公顷(3263.10亩),占7.65%;公路用地892.18公顷(13382.70亩),占31.38%;农村道路1733.44公顷(26001.60亩),占60.97%。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89.96公顷(10349.40亩)

其中,河流水面230.00公顷(3450.00亩),占33.34%;水库水面95.30公顷(1429.50亩),占13.81%;坑塘水面42.38公顷(635.70亩),占6.14%;沟渠271.59公顷(4073.85亩),占39.36%;水工建筑用地50.69公顷(760.35亩),占7.35%。

植物资源

澄城县野生植物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高大乔木零星分布各地。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7科73属221种。其中药用植物48种,饲草植物26种,纤维类、肥料类、淀粉类、染料类、编织类植物100多种。

动物资源

澄城县大型食肉兽类和有蹄类比较贫乏,动物区系以啮齿类为主体。在动物地理区划中,属古北界华北区西部黄土高原亚区。常见野生脊椎动物有53种,其中兽类11种,鼠类7种,鸟类24种,爬行类11种。

矿产资源

澄城县的矿藏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境西南的尧头镇。煤炭石灰石储量较丰,次为硫铁矿硫酸亚铁、铝土页岩、坩土、石膏土红铁矿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常住人口29.95万人,出生率5.81‰,死亡率9.93‰,其中城镇人口14.29万人,乡村人口15.66万人,城镇化率为47.71%。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澄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13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43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31.48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52.22亿元,增长4%;三次产业比为33.1:25.2:41.7。2022年,澄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7.6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6.1%,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澄城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700402万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3.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2%。2022年,澄城县民间投资下降49.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1%,工业投资下降13.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42.8%,文化产业投资下降54%。

财税收支

2022年,澄城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09万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77%,按自然口径下降14.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3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2.99%。其中教育支出53333万元,增长0.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2161万元,增长6.28%;卫生健康支出22636万元,增长17.49%;农林水支出66232万元,增长0.49%。

人民生活

2022年,澄城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1元,同比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81元,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7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73元,较上年增长7.44%。城乡居民收入比2.53:1,较上年缩小0.04。

第一产业

2022年,澄城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77亿元,可比价增速4.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24亿元,可比价增速4.1%。其中,农业增加值29.07亿元,可比价增速4.6%;林业增加值0.25亿元,可比价增速-9.3%;畜牧业增加值12.11亿元,可比价增速3.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81亿元,可比价增速6.2%。

农业

生产条件

2022年,澄城县耕地面积621762亩,下降14.34%。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24421吨,增长2.2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澄城县工业增加值28.753亿元,较上年增长1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工业增加值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6.503亿元,比上年下降35.3%;制造业增加值2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022年,澄城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4.56亿元,同比增长29.3%。2022年,澄城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40.31亿元,同比增长17.65%;营业成本32亿元,增长19.73%;利润总额3.8亿元,增长9.8%。

2022年,澄城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4367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84亿千瓦时。全县单位GDP能耗0.3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降低率2.48%。

建筑业

2022年,澄城县建筑业增加值2.73亿元,较上年增长42.3%。资质以内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2亿元,增长11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706平方米,下降55%。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澄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5%。分行业看,批发业增长10%,零售业增长10%,住宿业下降10.4%,餐饮业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99亿元,增长12.8%。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完成5788.8万元,增长26.4%;商品零售完成84140.3万元,增长12%。

招商引资

2022年,澄城县招商引资项目38个,实现到位资金109.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9万美元。

房地产业

2022年,澄城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5亿元,下降49.4%。商品房销售面积103570平方米,下降36.9%。

邮电通信

2022年,澄城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435.86万元,同比下降10.24%;电信业(电信局)主要业务收入7500万元,同比增长7.14%。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9085户;移动电话用户344825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2952户。其中广电网络互联网宽带用户23142户,比上年增长3.55%。

旅游业

2022年,澄城县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93279万元,较上年增长13.66%。其中住户存款2035070万元,增长15.7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10913万元,增长17.09%。其中住户短期贷款96918万元,增长15.89%,住户中长期贷款372522万元,增长14.1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41473万元,增长19.94%。

交通运输

交通

澄城县位于西安“两小时经济圈”,西包、西侯、西延、黄韩侯四条铁路穿境而过,“绿巨人”动车组在澄停靠。京昆高速、合凤高速、榆商高速相互连接,建成高速出口5处,高速路网呈“两横一纵五分口”“工”字型布局,干线公路形成“五纵四横八通达”的路网结构,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32.6千米。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境内公路里程1528千米。

运输

2022年,澄城县公路货运量964.74万吨,比上年下降4.01%;货运周转量407388.41万吨千米,增长7.35%。公路客运量20.56万人,下降17%;客运周转量1677.5万人千米,下降36.62%。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2年,澄城县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9项,合同金额1.5993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6项,合同金额1.5183亿元;技术服务合同3项,合同金额810万元。全县全年专利授权量共67件,其中发明专利0件,实用新型57件,外观设计1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3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0.06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15所,其中:幼儿园76所,小学15所(含小学教学点4所),普通初中19所,普通高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42506人,其中:幼儿园8296人,小学18954人,初中7992人,高中4923人,特殊教育131人,职业高中2210人。教职工4464人,其中:幼儿园1003人,小学1359人,初中1111人,高中704人,特殊教育44人,职业高中243人。专任教师3622人,其中:幼儿园585人,小学1270人,初中914人,高中631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31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191人。小学净入学率99.85%,初中净入学率99.67%。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剧团1个,社会文化团体2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图书藏量93915册,报刊藏量16489册。2022年,澄城县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80场次。全县广播节目1套,电视节目1套。电视综合覆盖率90%,广播综合覆盖率97%。2022年,澄城县放映公益性电影4216场次。

体育事业

2022年,澄城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维修更新改造行政村体育惠民工程24个。举办全县干部职工健步走、“澄城樱桃杯”羽毛球邀请赛、美丽乡村篮球联赛等赛事活动14项,其中市级2项,县级12项,参与人数近9万人次。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014人,体育社会组织32个,健身活动站点206个,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县人口的43.6%。2022年,澄城县审批二级运动员3名,全市现有澄城籍注册运动员23名。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拥有县级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18个,卫生室180个,民营医院7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45床,个体诊所35家,学校卫生室1个,疾控中心1个,厂矿站所3个,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74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95人。

社会保障

2022年,澄城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1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7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41人。

2022年,澄城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09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8530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6497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009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8648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75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9659人。

2022年,澄城县纳入最低生活保障4961户、12539人,其中纳入城市低保328户、723人,月人均补助426.03元;纳入农村低保4633户、11816人,月人均补助318元。城市低保5517户12437人、平均保障标准610元/月的差额救助;农村低保74633户191095人、平均保障标准203—403元/月;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五保)725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166人,基本生活标准6300元/年;城市特困人员救助52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0人,基本生活标准12000元/年;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2100—5256元/年,临时救助2356人次。

2022年,澄城县保障孤儿524人次,孤儿大学生保障标准1400元/人/月,其它孤儿保障标准1000元/人/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50人次,低保户保障标准1000元减低保金补差每人每月,非低保户700元/人/月。共保障残疾人83447人次,其中18岁以上54159人次,保障标准60元/月;18岁以下1002人次,保障标准100元/月;重度护理28286人次,二级残疾平均保障标准80元/月,一级残疾平均保障标准120元/月。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共有养老机构11个,其中民办养老机构8个,床位数589床,入住人数212人;公办养老机构3个,床位数360床,入住人数225人。农村互助幸福院136所,床位数914张。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15所,床位数209张。

2022年,办理结婚登记1532对,离婚登记500对,补发结婚证1246对,补发离婚证29对。

环境保护

2022年,澄城县有效监测天数为364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96天,占2022年,澄城县比重为81.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天数68天,占2022年,澄城县比重为18.9%。其中:轻度污染66天,中度污染0天,重度污染0天,严重污染2天。六项污染物浓度基本情况: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77微克/立方米;SO2平均浓度14微克/立方米;NO2平均浓度16微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第90百分位数为157微克/立方米;CO第95百分位数为浓度1.2毫克/立方米。

2022年,澄城县2个市控断面县西河下段村断面为Ⅱ类,大峪河茨沟桥断面为Ⅳ类。

2022年,澄城县区域环境噪声昼间质量等级为“较好”,交通干线噪声昼间质量等级为“好”,功能区环境噪声质量监测结果均符合相应的功能区标准限值,声功能区达标率100%。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有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1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97%。

历史文化

综述

澄城县已有1500年的建县史,秦汉的宫殿遗址、隋唐的精进寺塔、明代乐楼等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驰誉中国水利史的战国时“龙首坝”工程经民国水利大师李仪祉等先贤改造后仍惠泽着澄城、大荔。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澄城有陕西省最大的现代化县级博物馆,馆内矗立的众多拴马桩石雕被美术理论家誉为“庄户人家的华表”、“地上兵马俑”。

地名由来

元和郡县志》载:“徵、澄同音,后人误为澄”。民国《澄城附志》载:因澄、徵同音故名,或云因县城西沟有澄泉而得名。误为澄之说,似不可信。徵、澄同音亦无确据。据考,汉徵县故城在今蒲城避难堡,北魏澄城故城即今县址。今址西沟(县西河)有澄泉。澄城县名,从徙于今址始。县似因“西沟有澄泉”而得名。

文物古迹

澄城县拥有尧头窑遗址、良周秦汉宫遗址、精进寺塔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刘家洼古墓群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确定为春秋早期芮国国君墓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澄城城隍庙神楼

位于澄城县城西河沟,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屡毁屡修,今存建筑为明代遗物,位于县城西大街西端。有楼三座,一主楼二侧楼,占地近300平方米,矗立于高台之上,均为梁柱式砖木结构建筑。中间主楼采用重檐歇山顶,楼高17米,用32根柱子架梁叠木而成,其中10根为通天柱,内顶为八卦藻井,装饰有“火焰宝珠”,楼内下有楼梯,上有空中回廊,登楼可观四方。东西两侧各有十字歇山顶方形楼一座,各用16根柱子构建立体,秀丽精巧、如翼凌空。三座古楼琉璃瓦当、飞檐斗拱、四角挑铃,迄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城隍庙原内景森严,具有警世作用。城隍是阴间的神祇,人在阳间行善或作恶,死后都要在阴间得到因果。古代,每任知县上任,都要到城隍庙烧香点烛、虔诚跪拜城隍神,保证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不贪污受贿,做一名干干净净的廉政官员。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非遗文化

澄城县拥有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

截至2022年末,澄城县共有24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0名,省级传承人9名,市级传承人54名,县级传承人177名。

风景名胜

澄城县地处陕西渭北高原东部,拴马桩石雕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闻名中国。据统计,仅各式各样的拴马桩达2000多个,分布于各自然村的农户中,居中国之首。

亲邻寨遗址

亲邻寨遗址位于澄城县罗家洼乡亲邻村南,是澄城县现存数十处古寨中保存较完好、历史古老的一处堡寨。亲邻寨遗址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堡寨的城墙用夯土筑成。亲邻寨以《古寨寒烟》列澄城八景之一。姚钦明有诗:“树杪跻攀石磴悬,手扶藜杖出风烟。山连沙漠迷遥岭,日上连峰景曙天。秋草征夫峰堠外,夕阳归鸟戍楼边。险成绝壁生悲感,为忆平章战伐年。”

壶梯山

壶梯山与黄龙山斜坡相接,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拔地而起,突兀孤立,山高96米,山顶海拔1200米,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而得名。因澄城八景之一壶梯山樵子而远近闻名。

瑞云观

瑞云观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有着先有“瑞云观”后有澄城县之说。瑞云观位于遮路新石器遗址以西沟底,座北向南仅存三孔砖窑,其余建筑毁坏一空,墙上部分壁画还保留较好,有着历史考古价值。保留下来的遮路庵正月二十三古庙会延续不断。这里有无数泉眼,是县西河水的发源地之一。

居仙寺

位于亲邻村南“古城”西北半沟中。寺院呈王字形状,座北向南。传说是韩延寿(韩昌)所建。韩昌原是汉人,是宋王派往辽国的使者。辽王为达侵吞中原之目的,曾许给韩昌半壁江山,并封韩昌为元帅统兵百万犯宋。

蛾蟒庙

相传很早以前,有商州年老讨饭夫妇二人,路过车盖沟,拾到两个蛇卵,放在讨饭的笼内,过了一段时间,孵化出两只小蛇。夫妇二人舍不得丢弃,整天将其带在身边喂养,并为其起名“蠕蠕”、“蛾蛾”。老人死后,两蛇将其驮回,并落在车盖沟的对面的塬上,日夜守候,至死不忘前恩,阴灵向两岸村民托梦,要求为老人建墓修庙。十社村民感其诚意,集资建成雄伟的“蛾蟒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蛾蟒庙原来由十社共同祭祀,后来庙体年久破损,车盖一家独自翻修,因此庙地也就给了车盖村。

关则口长城故基

在赵庄乡关则口村西北,东西走向,依山岭修筑,东至咸和西庄,西至刘家洼乡翟尚村,绵延20华里,明显处长750米,高2.5米至4.5米,宽2米。

澄城古城遗址

元里古城在县城南15里之交道乡元里村。澄城县西北60里的善化乡居安村西600米处,有王官城遗址。遗址西靠玉泉观,南临小河,北边是小驴沟,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75米高出地面3—5米。县城西北40里长宁河南岸之洛城村西,有长宁县故城遗址。淤泥故城在县城西北65里之冯原镇孙堡村西北1500米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遗址高出地面140米,周围是断崖荒坡。从出土文物看,是战国时的古城遗址。

尧头窑遗址

尧头窑遗址东至白家城,北至澄白路,西至西坡村,南至沟边,约四平方千米,整个遗址包括古遗址窑址,瓷片堆积层,古民居建筑群、古道、古树、作坊和高岭土等。

著名人物

白意,字赤献,长润镇人,顺治五年举人,永宁州知州,礼部主事,四川主考,吏部稽勋司员外郎,署郎中。

党益,字友三,阳庄人,康熙三十二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

东荣甲,字欣木,韦庄镇人,嘉庆元年孝廉方正,刑部员外郎。

李荫棠,字芾南,业善镇人,咸丰九年进士,吏部主事。

石生玉,串业村人,宣化总兵,湖南、乌鲁木齐、固原提督。

民国

袁葆华,字春庭,袁家河人,辛亥澄城反正五团总之一,陕西省、湖北省高等法院庭长。

白鸿仪,字弋人,县城东关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陕西督军府参谋长。

张杰,字子英,北里庄人,国民联军驻陕第3师旅长、伊东游击纵队副司令、代司令,与日军作战,收复山西宝德县城,俘获日军队长增山岁隆。

耿庄,字端方,十甲沟人,国民联军驻陕第3师师长,少将,陕西省政协委员。

李占彪,安里人,台湾陆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严信民,寺前镇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一、二、三、五届代表,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

雷崇敏,韦庄镇西白村人,美国康乃尔大学毕业,铁道部基建总局总工程师,第一设计院总工程师。

杨布云,罗家洼乡杨家陇老庄人,包头市康复医院院长、社会福利院院长,1956年获三级独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丁本淳,醍醐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顾问。1961年授少将军衔,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卓子,又名张清秀,交道乡南社人,空军第二高级专科学校政治委员,北京空军政治部顾问。

雷起云,又名雷鸣盛,醍醐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武汉军区顾问,1961年授少将军衔。

雷振东,醍醐村人,陕西省商业厅厅长,陕西省农业银行副行长。

严佑民,寺前镇人,公安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杜竟明,原名成志杰,善化乡尖岨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袁多寿袁家河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级编剧,编有秦腔《游西湖》之《鬼怨》、《法门轶事》等,改编有秦腔《白蛇传》等。

王志文,王庄乡西洛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副参谋长。

姚秦城,业善人,甘肃省地质局局长,轻工业部司长。

郑拓彬,刘家洼乡店头人,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耿敬业(即焦林义),交道乡自古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政委、南京警备区司令员。

李景荫,冯原镇徐卓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会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编者之一,《马列主义民族解放理论》主编。

郑欣淼,雷家洼乡北里庄人,原故宫研究院院长。

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10月,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8月,被陕西省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