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农场

更新时间:2023-08-08 11:52

红卫农场属黑龙江农垦总局系统大型国营农场,总控制面积630平方公里,耕地30.5万亩。农场位于双鸭山市饶河县境西北部,与富锦、同江两市交界处。1969年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进入饶河县开荒建场,1976年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改为红卫农场,隶属建三江农场管理局。红卫农场地处三江平原东北部,南、北低洼多沼泽,中间平坦,土壤肥沃。场区林地分散,水草丰盛,野生动物和植物繁多,珍禽有丹顶鹤、天鹅等。农场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场办工业有农机修配、粮油加工、饲料加工厂等。

自然概况

红卫农场位于三江平原东北部的完达山北麓、挠力河畔。地势平坦。这个农场现有水田48万亩,是农业部水稻标准生产示范专业场。为了提高农户应用农业技术能力,农场以水稻“三化一管”技术到位为重点,全面提升水稻生产标准。第一管理区水稻户崔文臣种植了150亩水稻,全部用的是农场统一供给空育131品种和肥料,按照农场规定的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亩单产达到996.9公斤,创全国寒地水稻最高记录。总控制面积630平方公里,耕地30.5万亩,其中旱田9.5万亩,水田21万亩;林地10.8万亩;水域.2万亩;荒地17.3万亩。林木茂密,草场丰厚。山产资源丰富,药材有芍药,威灵仙、茴香等30余种;食用菌有木耳、蘑菇、猴头等数种;山野菜有黄花菜、蕨菜等10余种。农场下辖21个生产连队,24个直属单位,5个驻场单位。1997年底,人口总数11317人,汉族人口占91%,其余为蒙古、朝鲜、满、回、苗等少数民族。

经济社会发展

农场实行“两自理”、“四到户”的经营体制,为粮食生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推行“四五一一”高产栽培模式,依靠科技增产增效,提高农业生产力。1997年,全场播种粮豆30.5万亩,其中水稻16.5万亩,大豆10.9万亩,小麦2.5万亩,玉米0.6万亩,夺取了粮豆总产突破2亿斤大关的好收成。

1997年粮豆总产量达到11.85万吨,比1994年增长105%。1997年经营利润达430万元,是1994年的1.4倍。畜牧业走科技兴畜之路,加大投入,规模经营。到1997年底,奶牛存栏278头,产鲜奶630万吨,产犊72头。肉牛存栏3200头,生猪存栏3180头,羊存栏3510只,禽类存栏3.5万只,当年完成牧业产值780万元。1997年投放养鱼水面310亩,产商品鱼42.5吨,创渔业产值25.5万元。

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全场有个体运输车辆380台,个体工商户400户,年经营总额1400万元,已成为农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红卫农场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全场平均每3家拥有一部电话机,场区和部分生产队安装了闭路电视,覆盖率达50%以上,可收视节目25个。1997年,人均收入达3480元;全场职工储蓄存款近4000万元,户均存款1.3万元,现已有10个生产队跨入小康队行列。

农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1997年投资415万元,用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推进卫生保健事业,红卫农场医院通过了总局卫生部门的评估与验收,获得“爱婴医院”荣誉称号。狠抓计划生育工作,1997年计划生育达标率为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5‰。

发展前景

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红卫农场按照总局、分局的要求,立足本场实际,力争到2000年实现粮豆总产量18.5万吨,农业总产值3.1亿元,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7亿元。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

发展历史

该场位于定安县东南部。东与琼海市交界,西与龙门镇大效村委会接壤,南与定安县农技学校(原县“五七”干校)毗邻,北接龙门镇莲塘湖村。场部距定城镇43公里。农场地处低丘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十分方便。

红卫农场始建于1943年,由4户华侨和当地农民共同创建。解放前为私人合股经营,称广合农场。解放后,由人民政府直接管理,将广合农场改为定安县劳改场,以种植橡胶为主。1958年,县政府将定安县劳改场、万头猪场、竹子场合并,更名为新进农场。1963年新进农场和水出农场合并后改称定安县下塘农场。1965—1970年12月,与定安县劳动大学合并(1968—1970年劳动大学更名为“五七”干校)。1971年1月,“五七”干校分离出去,农场更名为红卫农场。

1943年建场时,只是种植一些槟榔、胡椒等经济作物。1952年开始种植少量橡胶,1972年大量种植橡胶,农场主要经济来源于橡胶生产。1996年,全场橡胶种植面积达1709亩,胡椒180亩,槟榔30亩,杜果200多亩,经济林700多亩,还有其他作物400亩。

农场在搞活集体经济的同时,鼓励职工发展个体经济。1996年,个体农户种植胡椒、槟榔等经济作物200亩,养鱼45亩,水稻45亩。这一年农场职工胡椒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80%的农户收入1万元以上。

农场有一家烟胶片生产车间,自行加工本场胶水。有小学一所,学生89人,教职员工8人。场部设医疗卫生站1所,配备医务人员2名。1996年,土地总面积4562.70亩,其中已开垦利用3520亩;基建用地80亩;全场440人,其中在职职工208人,退休职工58人,承包外出经营44人。95%以上人口为汉族,个别为黎、苗族;场部下设5个生产作业队,1家制胶厂。是年总收入108万元,上缴税金5.30万元,利润0.80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5192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