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寅初

更新时间:2024-02-07 11:59

董寅初(1915年9月20日—2009年6月23日),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印度尼西亚归侨。

人物生平

董寅初同志1915年9月20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生活在苏州。先后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和上海光华大学附中。

董寅初于1934年考入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攻读实业管理专业。董寅初在勤奋学习之余,发挥运动特长,大二时曾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六届全运会百米短跑项目。此外,他还参加经济学会,并担任执行委员、编辑。

1935年,董寅初联合进步学生成立交大学生救国委员会,全权处理“关于爱国运动对内对外一切事件”,以“最大决心,在读书不忘救国的口号下,从事爱国运动”。董寅初是委员会三位执行主席之一。12月20日,学校同学声援“一二·九”救亡运动,向国民党上海市长吴铁城请愿抗日,董寅初举着校旗在前面引路,并作为交大学生代表与吴铁城面谈。经过大家努力抗争,吴铁城最终允诺将学生抗日救国意向转达南京政府,完成了此次爱国抗日游行示威运动。

1938年毕业后在上海《大美晚报》任翻译,后到香港邮政汇金局任职,并兼任香港《申报》的翻译和编辑。1939年8月,旅居印度尼西亚达维亚(现雅加达),在《天声日报》工作。1940年随后创办《朝报》,任经理兼总编辑,同陈嘉庚先生办《南洋商报》等报刊,在华侨中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942年被日本侵略军逮捕入狱,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始获自由。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时期,他团结当地各方侨领,组成中华侨团总会,任总干事兼华侨治安总会主任。1947年回上海定居,任印尼建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上海中国酒精厂厂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国际贸易联营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溶剂厂经理,上海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经理,上海市对外贸易促进会副主任,上海华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1951年起,多次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1956年起,先后担任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副主席。1976年后,历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副主席,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顾问,致公党中央常委、副主席、常务副主席、代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海外联谊会名誉顾问,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顾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顾问等职。

董寅初1980年加入中国致公党,先后当选为致公党上海市委会主任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中央副主席、代主席,中国致公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董寅初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主任。

2009年6月23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主要贡献

董寅初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一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与同学们一道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拦火车赴南京请愿,坚决要求国民政府抗日,遭到当局的无理关押。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他立志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交通大学实业管理专业学习期间,他联合进步学生发起成立了交大救国会,并被推选为该救国会执行主席。他积极联系上海各大学学生会,共同向市政府请愿呼吁,力主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他利用《朝报》撰写了大量抗日救亡的文章,在华侨中间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起到了唤醒海外华侨的积极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印尼,他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被日军逮捕入狱。1947年他返回祖国。1949年上海解放,他毅然选择留下来参与建设新中国。1956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领上海市部分从事进出口的企业第一批进入了公私合营的行列。他多次捐出巨资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遇到不公正的对待,仍抱有坚定的信念,始终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祖国的统一,只有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与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董寅初同志是有着高尚人格魅力的杰出侨界领袖,在海内外侨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在印尼期间,他就一直奔走于印尼华侨各社团组织之间,力促华侨社会的团结,积极维护当地华侨的安全和权益。回国后,他仍十分关心华侨华人的情况。1956年后,他先后在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任职。他积极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的侨务政策,切实为广大归侨侨眷排忧解难,努力维护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热忱鼓励海外华侨华人为祖国、为家乡建设出力。他利用自己在欧、亚、美等各大洲广泛的社会关系,积极主动地做海内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工作,热情宣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用自己炽热的爱国情怀感染、影响、带动了一大批侨界人士,使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董寅初同志是中国致公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他于1980年加入致公党,先后担任致公党上海市支部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届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为致公党上海地方组织的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1983年11月当选致公党中央副主席。1988年12月、1992年12月,连续当选致公党中央主席。他始终秉承“致力为公”的宗旨,时刻关注海外侨情的新变化,还利用赴美国探亲、出访北美、欧洲以及菲律宾等的机会,深入了解华侨华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使致公党中央在做华侨华人工作时更具有针对性。他提出的有关意见建议,为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侨务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他高度重视致公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赢得了广大成员的尊重和爱戴。

董寅初同志是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长期担任上海市和全国的人大、政协职务,对国家的路线、方针和侨务政策有着准确的把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参政议政,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做了许多深入细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了解到美籍华人、著名国际预应力大师和桥梁专家林同炎教授提出开发开放浦东构想后,积极向地方和中央政府引荐,为开发开放浦东战略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几十年的社会活动生涯中,他为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纪念活动

纪念董寅初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015年9月21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座谈会上缅怀了董寅初同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理想追求和崇高风范,强调要学习他胸怀国家、情系民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一生服务侨胞、献身侨务的责任担当;学习他公而忘私、致力为公的高尚品格;学习他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主持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人物评价

董寅初同志一生爱憎分明,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谦虚谨慎,生活俭朴,是海内外侨界和中国知识界、工商界的楷模。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品质,必将激励海内外侨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回顾董寅初同志的一生,他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历经磨难、初心不改,无愧为海内外侨界和中国知识界、工商界的楷模。

我们纪念董寅初同志,要学习他胸怀家国、情系民族的爱国精神。董寅初同志自少年时代就下定决心:做一名真正的中国人,为驱除日寇、振兴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爱国主义情怀,是贯穿他一生的光辉品格。无论是祖国山河破碎之际,还是国家百废待兴之时,董寅初同志始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觉担当,为救国兴国而奔走,呕心沥血、义无反顾。美国政府曾希望他加入美国籍,他一口回绝,郑重地讲:“我是中国人,对我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事。”董寅初同志总结自己一辈子,最喜欢的就是一门心思想国家大事、看国家发展。

我们要学习董寅初同志,始终把国家利益、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以实现中国梦为引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祖国统一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纪念董寅初同志,要学习他一生服务侨胞、献身侨务的责任担当。董寅初同志一生致力于侨务事业。在旅居印尼期间,他就奔走于华侨各社团之间,力促华侨社会的团结,维护华侨的安全和权益。回国后,他积极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国家侨务政策,热忱鼓励海外华侨华人为祖国、为家乡建设出力。加入致公党后,他倡导致公党要发挥“侨”“海”特色,自己不顾年高体弱,亲自遍访各国侨胞,热情宣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染、影响、凝聚了一大批侨界人士。董寅初同志常说,中国的海外侨民,对祖国有着巨大的向心力,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民族情、文化根,是任何力量也割不断的。

我们要学习董寅初同志,最大限度地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不断增进同胞感情,充分激发海内外侨胞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热情,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我们纪念董寅初同志,要学习他公而忘私、致力为公的高尚品格。董寅初同志身为侨界领袖,在政界、商界都有着极为丰富的人脉资源,但他从未动用这些资源为自己和家人谋私利,而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积极穿针引线、搭桥铺路。改革开放初期,董寅初同志多次进行侨情调研,都是自掏腰包,节省的外汇旅费全部上交。他曾谦虚地说:“大公无私可以作为一种倡导,我只做到先公后私。”董寅初同志最先提出致公党要以“致力为公”为宗旨,并带头践行。为推进致公党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董寅初同志主动提出不再担任中央主席职务,高风亮节令人敬仰。

我们要学习董寅初同志,自觉保持高尚的道德追求,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努力做有益于人民、有利于社会、有为于国家的人。

我们纪念董寅初同志,要学习他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在中国共产党身上,董寅初同志找到了实现救国强国的力量,坚信这是人民的党,是带领中国走向文明、进步、繁荣的党。董寅初同志曾讲,他对中国共产党最直接的认识,是从上海解放时,亲眼目睹解放军战士露宿马路边开始的。1956年,董寅初同志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同志,聆听其殷殷教诲,他认为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他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几代中共中央领导人结下深厚友谊,更加坚定了跟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董寅初同志晚年曾赋诗一首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坚信和深情:“肝胆相照暖胸怀,荣辱与共春又来。白发童颜竞献策,振兴中华喜颜开。”(孙春兰在纪念董寅初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