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

更新时间:2024-08-26 13:49

许光(1929年4月7日—2013年1月6日),男,汉族,出生于湖北麻城县乘马岗乡许家洼(今河南新县田铺乡河铺大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

人物生平

1929年4月7日,许光出生于湖北麻城县乘马岗乡许家洼。

1932年,许光还不满3岁,父亲许世友就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根据地转战川陕。面对反动武装的追杀迫害,许光跟着祖母颠沛流离,历经磨难。

1948年,在王树声大将的帮助下,父子终于团聚。许世友先后将许光送进山东军区速成补习学校、第五航空兵学校和大连海军学校等,使之成为中国第一批具有本科学历的舰艇长。

1965年5月,许光调回新县武装部工作,先后任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等职。

1982年5月,许光转业到地方工作,一直担任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直至退休。

2012年5月,许光在体检中被查出癌症晚期,病重时住进了武汉总医院。

2013年1月6日2时44分,突发心梗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4岁。

担任职务

曾历任北海舰队汾河舰、宜川舰、武公山舰舰艇长,河南省新县人武部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河南省第六届人大代表、新县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人物事迹

正值风华正茂前程似锦之时,1965年在东南沿海指挥军事演练的许世友接到母病重电报,派长子许光替他回家尽孝,照顾祖母。半年后,祖母病故,许光本可以重返海军,再续将门辉煌。然而回家乡的半年里,他目睹老区的贫困落后,深感家乡的建设需求和老红军及革命遗属需要照顾,便选择了留在家乡。从此,许光扎根大别山区无怨无悔战斗工作了48年。

作为许世友将军的长子,许光曾有多次机会再走出新县。1978年,许世友问他是否愿意重回海军工作,许光回答说:“我不回去了,新县很好”。1982年,许光已接近最高服役年限,省军区拟提拔他任军分区领导,他却提出转业,唯一的请求是继续留在新县。1985年,许世友去世,许世友一位老部下郑重地问许光:“老人不在了,你还留在新县吗?”并主动提出帮他调到大城市。许光同样郑重回答:“父亲在不在我都一样留在新县。”

1992年,许光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按规定应当享受离休待遇,因为早在1948年他就参加了革命,许多证人依然健在。办手续时,有人提醒退休和离休待遇相差很大,让补个证明。但许光却不去补办。

20世纪60年代末,新县贫困落后。时任县人武部军事科长的许光主动请缨,负责在海拔3000米的大别山主峰建设微波站。所有的机械设备全靠肩挑背扛,许光带领民兵在荆棘丛中摸爬滚打300多个日日夜夜。为了架设新县第一条35千伏高压线路,他又带领民兵将几吨重的电线杆一根根地扛上山。

任县人武部副部长的20年间,许光致力于当地的国防动员和发展民兵武装。许光总是头戴一顶草帽、身背一个水壶、脚穿一双胶鞋,走遍了新县的山山水水。下乡期间,许光与老百姓同吃同住,立下了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的“三不”规定。

转业到新县担任领导职务后,许光依然保持本色,亲力亲为,经常深入乡镇村落,听实话摸实情,到乡下一住就是半个月。当地方发生灾情和险情时,许光总是冲在最前面。1987年,新县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许光跑遍了全县水库的角角落落,查漏补缺。一天深夜,许光接到某乡山洪暴发的危情后,许光连夜乘车赶赴现场。当时路面被洪水冲毁,吉普车栽进被水淹没的深沟里,巨大的惯性把他撞出挡风玻璃,造成重伤,昏迷三天三夜。苏醒后的第二天,许光又悄悄地离开医院上了前线。

许光的家搬了几次,却越搬越小,越搬越简陋。在新县人武部时,按级别他可以分一处团职房,却主动让给了一位外地调入的普通干部。转业后,县里照顾他一套较宽敞的院落,没住两年,县机关盖家属房时征不到地,许光二话不说,主动提出拆掉自家院落,把地皮无偿让出。楼房建好后,许光没有挑最好的,只要了一套最小的仅60平方的两居室。

在身患癌症后,军区首长和院方要给予特殊照顾,许光坚决不同意,并提出“三不”原则:不用进口的药、不做过度治疗、不给组织添麻烦。迫不得已,家人告诉了他罹患肺癌的实情,得知实情的许光不让医院为他再“浪费”钱,坚决拒绝治疗,回到他热爱一生的家乡和父老乡亲身边。

许光一生恪守清贫,但对老红军及遗属从来慷慨大方。回到家乡40多年来,新县的“红军街”每天都有他走访慰问的身影。他累计资助了老红军10多万元。弥留之际,又将自己毕生积蓄的20万元存款捐给了家乡的慈善事业。

所获荣誉

家庭成员

父亲:许世友

母亲:朱锡明

二弟:许建军

三弟:许援朝

妻子:杨定春

许光有4个孩子,两儿两女,分别取名“昆、仑、江、海”。

大女儿:许道江

二女儿:许道海

大儿子:许道昆

二儿子:许道仑

人物评价

作为许世友的长子,许光在当地名闻遐迩,但他光明磊落、亲民低调、淡泊名利、艰苦朴素,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父亲许世友一样,许光一直恪守共产党人的宗旨,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任何超标准的物质享受都会有愧于天地民心,有负于百姓的期望和信任。——(中国日报 评)。

诚如斯言,许光终其一生,都在传承与坚守,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品质,坚守共产党人的红色“本色”。——(信阳新闻网 评)。

他是大别山的优秀儿女,也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楷模,生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为民情怀,有力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信阳市人民政府 评)。

影视形象

许光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深深地打动了其班主任李心田。李心田结合几位将军后代的传奇故事,创作出了小说《闪闪的红星》,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许光就是电影里“潘冬子”的原型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