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吡嗪

更新时间:2023-12-16 10:58

格列吡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1H27N5O4S,为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之降糖良药,主要用于单用饮食控制治疗未能达到良好效果的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药治疗有效率约87%。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化学式:C21H27N5O4S

分子量:445.535

CAS号:29094-61-9

EINECS号:249-427-6

理化性质

密度:1.34g/cm3

熔点:208-209°C

沸点:676℃

闪点:362.6℃

折射率:1.654

外观:白色或灰白色结晶粉末

溶解性:可溶于水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115.92

摩尔体积(cm3/mol):331.8

等张比容(90.2K):949.0

表面张力(dyne/cm):66.8

极化率(10-24cm3):45.95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3

氢键受体数量:6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7

互变异构体数量:21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39

重原子数量:31

表面电荷:0

复杂度:697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用途

格列吡嗪为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之降糖良药,本品主要用于单用饮食控制治疗未能达到良好效果的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

药典信息

来源

本品为5-甲基-N-[2-[4-[[[(环己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基]乙基]-吡嗪甲酰胺,按干燥品计算,含C21H27N5O4S应为98.0%~102.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

本品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易溶,在丙酮、三氯甲烷、二氧六环或甲醇中微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为203~208℃。

鉴别

1、取本品约50mg,加二氧六环5mL,置水浴中加热溶解,加0.5% 2,4-二硝基氟苯的二氧六环溶液1mL,煮沸2~3分钟,溶液显亮黄色。

2、取本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µ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26nm与27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两吸收峰的吸光度比值为2.0~2.4。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808图)一致。

4、在含釐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检查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25mL使溶解,用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取杂质Ⅰ对照品约1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系统适用性溶液:取格列吡嗪对照品与杂质Ⅰ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分别含0.5mg与2.5µg的混合溶液。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2.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0±0.05)-甲醇(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进样体积2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理论板数按格列吡嗪峰计算不低于2000,格列吡嗪峰与杂质Ⅰ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

限度: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对照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箕,不得过0.5%,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5%),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千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

干燥失重 

取该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通则0831)。

炽灼残渣 

取该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20mL,用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格列吡嗪对照品约25mg,精密称定,制备方法同供试品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类别

降血糖药。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制剂

1、格列吡嗪片。

2、格列吡嗪胶囊。

3、格列吡嗪缓释胶囊。

药品简介

药理作用

格列吡嗪为第2代磺脲类降血糖药,并有降脂和抗凝血作用。其降血糖作用迅速而强,约为甲苯磺丁脲的1000倍,疗效近似格列苯脲,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的β细胞,促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同时亦刺激胰岛α细胞使高血糖分泌受抑制。其作用方式和氯磺丙脲相似而毒副作用更低且无致畸现象。此外,有人认为格列吡嗪尚有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肌肉利用和消耗葡萄糖的作用;还可能通过胰腺外的作用改变胰岛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增强胰岛素作用,所以有些患者服用单一剂量就可有效地控制血糖达24h。另有文献报道,格列吡嗪能纠正早期糖尿病的微细血管循环障碍,降低血浆的三酰甘油水平,加快体内胆固醇向HDL的转化,还可以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和提高对纤维蛋白分解、吸收能力,因而可抵制血小板凝集,减缓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与内皮损伤,对微血管病变可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利用控释技术,使药物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持久降血糖作用,药效可维持24h,能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完全、迅速,30min后即可见血糖明显下降,如与食物同服,吸收可延迟30~40min,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1~2h,维持降血糖作用时间长达10h以上。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无活性,血浆半衰期为2~4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99%。24h内可排泄药量的97%,3天(72h)内可全部排清,故无或极少因蓄积而产生“低血糖症”的不良反应。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是格列吡嗪几大特点。

用法用量

口服开始2.5mg,早餐前或早餐及午餐前各1次,也可1.25mg,一日3次,三餐前服,必要时7日后递增每日2.5mg。一般每日剂量为5~15mg,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20~30mg。该品2.5mg作用相当甲苯磺丁脲0.5g。在磺酰脲类药物中,该品胃肠吸收最快,最高药效时间与进餐后血糖升高高峰时间最一致,因此引起下餐前低血糖反应的机会较少,半衰期较短,引起严重持久的低血糖危险性在磺酰脲类药物中较小。

其他用药说明同甲苯磺丁脲。使用其他口服磺脲类降血糖药的患者,改用该品治疗时,需观察1~2周,以防出现低血糖现象。口服,餐前30min服用,每日2.5~5mg开始,每日1次。以后视病情可逐步调整剂量,以达到满意控制血糖浓度。每日剂量10mg以上时,可分2~3次服,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30mg。使用其他口服磺脲类降血糖药的患者,改用该品治疗时,需观察1~2周,以防出现低血糖现象

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度恶心,头晕。个别病例有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等,其发生率为1%~2%,但继续治疗其症状会消失。个别患者会发生暂时性皮疹,偶见低血糖症。若服药期间饮酒,可能发生潮红、心悸等反应。格列吡嗪有肝脏毒性,并且是剂量相关的。

也有该品引起味觉改变的报告。该品无严重不良反应,仅约1.5%病人因不良反应而停药。1.0%-3.0%的病人有胃肠道反应,1.4%病人有皮疹。规格:片剂:每片5mg。多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酮症倾向者。合并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及对该品过敏者禁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孕妇、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该品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该品与磺胺类、水杨酸类、保泰松、吲哚美辛、双香豆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氯霉素、普萘洛尔、羧苯磺胺等合用时,可增强该品的降血糖作用,诱发低血糖反应。氯霉素、香豆素类、强力霉素、肌松药非尼拉朵、保泰松、丙磺舒、磺胺苯吡唑等能抑制磺酰脲类的代谢和排泄,延长降血糖的作用。水杨酸类、磺胺类与磺酰脲类竞争血浆蛋白结合,β肾上腺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水扬酸类和抗抑郁药、苯环丙胺可以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增加葡萄糖的氧化,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上述各类药物均可增强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磺酰脲类,特别是氯磺丙脲和甲苯磺丁脲可以抑制肝脏的乙醇酶的降解,导致心动过速、头痛、心绞痛和皮肤反应。

注意事项

对该品过敏者禁用。对大多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酮症倾向、合并严重感染及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该品无严重不良反应,仅约1.5%病人因不良反应而停药。1.0%-3.7%的病人有胃肠道反应,4%病人有皮疹。其降糖作用可因水杨酸、磺胺类、双香豆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保泰松、氯胺苯醇、环磷酰胺、丙磺舒而增强,也会因下列药物而减弱,如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噻嗪类利尿剂。

中毒

格列吡嗪为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作用基本同D-860,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浆半衰期2~4h,作用维持时间10h,1d内可排出药量的97%,无明显蓄积作用,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未能达到良好控制的非胰岛素依赖型轻、中度糖尿病患者。常用量2.5mg,2~3/d,餐前服用。根据血糖、尿糖调整剂量。有发生过敏反应、肝脏损害和味觉改变的报道。

临床表现

1、常规用药时,可发生腹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肝脏损害。

2、过量服用可引起低血糖反应。

3、过敏反应:皮肤瘙痒、出现红斑、荨麻疹、剥脱性皮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诊断要点

有甲苯磺丁脲应用史,出现上述表现。

治疗要点

1、出现低血糖反应时立即食用糖类。

2、为减轻胃肠道反应可改为饭后服药;从小剂量开始,加用抗酸剂可减轻或防止症状。

3、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予抗过敏治疗。

4、出现肝脏毒性,立即停药,可迅速恢复;可同时给予保肝治疗。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

风险术语

R21:Harmful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是有害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