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铺

更新时间:2022-03-24 02:48

铺首又称门铺,是古代中国传统建筑物门的装饰构件,多装饰用于青铜器、陶器、瓷器、漆木器、画像石、墓门、墓葬棺椁以及建筑的门上。

作用

它主要作用是用来启闭门扉或叩门。铺首形制多样,有做成怪兽面,像椒图、饕餮、虎、狮、螭龙、龟蛇等凶猛兽类;样式大多为圆形,六角形或八角形;材料主要以青铜、黄铜、铁打制做成;结构底盘衔于门板上,上置门环。门铺初始多为实用,后来逐渐成为古人对兽类图腾的崇拜,古代有帝皇宫殿大门还以金银为材料、配于龙凤图案打制铺首,彰显皇家权力、气势。

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证实,在二千多年前汉代,已经有建筑门普遍使用铺首,到明、清代也均有铺首出现。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人对铺首略加改变,有的把大门上的怪兽纹删除,改用铁制套钉做的门环,而有些大门仍然用兽面衔环。关于它的起源,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声称,铺首是春秋时期鲁班仿照蠡(一种螺蛳)的形象而发明的。每对铺首都在门扇上展示了几千年历史文化内容,透露着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精髓。中国古代文献对铺首也作进一步解释。例如《说文解字》记载“铺首,附着门上用以衔环者。”铺首除了门饰艺术外,更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示,如清代《字诂》:“门户铺首,以铜显兽面衔环著于门上,所以辟不祥,亦守御之义。”“兽面衔环辟不祥”,可见铺首除了叩门实用性外,还具有驱邪镇宅,祈福保平安之意。

代表文物

汉代铜铺首是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南山镇二桥那涧闸东坡汉墓出土。

徐闻县二桥那涧闸东坡汉墓全长6.23米,宽1.7米,高1.8米,封门完好,整座墓砖均以几何印纹砖铺设,随葬器物包括有铜铺首、铜环、五铢钱、陶筩盖、陶灶、陶屋、陶釜足等。墓中出土的铜铺首有两件(一套),保存基本完好。两件铺首为兽面衔环式样,兽面双目突出,双眉宽大,额部似山尖形,双耳外撇,敞嘴八齿,兽面长鼻;鼻下口中衔铜环,铜环由二块半空心铜环组成,衔钩表面有鼓钉纹,底有一钉已锈蚀,兽面饰麻点纹、卷纹样。这对铺首通长12 cm,宽12cm,长鼻扣铜环长12 cm,宽3 cm,铜环外径14 cm,内径9 cm,其中一件重1375克,另一件重1425克。出土的两件铺首为墓道木门饰环,置于墓中封门前,与广州南越王墓和1978年广西北插江盐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铜铺首环的铜铺首环形制相似,反映了当时南越王文化在徐闻具有一定影响。这对铜铺首环比较完整,器形厚重端庄华贵,怪兽纹形象造型生动,形神兼备,纹饰图案精美,实乃珍品。现藏于徐闻县博物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