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乾

更新时间:2024-05-04 18:59

高乾(497年-533年),字乾邕,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东冀州刺史高翼长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主词条:渤海高氏河北起义

高乾的家族世代是河北豪强,其父高翼素“为州里所宗敬”。高乾年轻时和弟弟高敖曹劫掠乡里,成年后却能幡然悔改,轻财重义,四处交游。他生性聪颖,才干过人,富有谋略,且相貌出众,举止合乎礼仪,深得领军将军元叉的赏识。

孝昌二年(526年),葛荣在河北起兵叛乱,反抗北魏统治。北魏朝廷于是起用河北的地方豪强,欲借助他们的力量镇压叛乱。高翼由此被任命为渤海太守,因难以抵抗乱军,只得率流民迁徙至河济一带,又被拜为东冀州刺史。高乾亦于此时入仕,起家为员外散骑侍郎,加领直后。他历任太尉士曹、司徒中兵、员外郎等职,还和长乐王元子攸结为好友。

对抗尔朱

武泰元年(528年),并州军阀尔朱荣率军进入洛阳,拥立元子攸为皇帝(北魏孝庄帝),在河阴之变中杀死胡太后及幼帝元钊,大肆屠戮宗室朝臣,从此控制了北魏朝政。高乾遂逃出洛阳,到东冀州投奔高翼。当时,元子攸曾遥授高乾为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但高乾认为天下即将大乱,于是和高敖曹率领河北流民在东冀州起事,投靠葛荣,屡败官军。他后来受到元子攸的招抚,又重新归顺了朝廷,被授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非常忌惮高氏的实力,以高乾曾经叛乱为由,将其免归乡里。高乾在乡间招纳骁勇,伺机再起。尔朱荣为了牵制高乾,又命冀州刺史元仲宗诱捕了高敖曹,囚禁在自己身边。

武泰三年(530年),元子攸趁尔朱荣入朝之机,将其诱杀于宫中。拥兵在外的尔朱兆尔朱仲远等尔朱家族成员皆起兵叛乱,攻打洛阳,要为尔朱荣报仇,并拥立了长广王元晔为皇帝。高敖曹当时刚被元子攸释放,在保卫洛阳的战斗中拼死作战。高乾亦驰赴洛阳。元子攸任命高乾为金紫光禄大夫、河北大使,让他们兄弟回乡招募乡勇,以支援洛阳。高乾流着眼泪接受任务,高昂则拔剑起舞,兄弟二人皆立誓要为皇帝效死。但就在当年十二月,尔朱兆攻破洛阳,俘杀了元子攸。

普泰元年(531年),尔朱氏废黜元晔,改立广陵王元恭为皇帝(北魏节闵帝)。不久,尔朱兆派监军孙白鹞以征调马匹的名义前往冀州,意欲趁高氏兄弟献马之时将他们擒下。但其用意却被高乾识破。高乾兄弟于是与同乡豪强封隆之合谋,率部曲潜入州城信都(治今河北衡水),杀死孙白鹞,生擒了刺史元仲宗。他们占据冀州,推举封隆之为刺史,公开反抗尔朱氏。当时,冀州三军挂孝,为元子攸举哀。高乾还亲自登坛誓师,“辞气激扬,涕泪交下”,三军将士皆有哀愤之色。

投奔高欢

晋州刺史高欢原是尔朱荣旧将,在尔朱氏叛乱后,便有了脱离尔朱氏之意。他用计骗取尔朱兆的信任,成功得到了六镇降卒的领导权,后又率部到河北谋求发展。此时恰是冀州举兵之时,高欢便声称要讨伐冀州。冀州人心大恐。高乾却表示要和高欢合作,道:“高欢雄略无双,必然不甘久居人下。如今尔朱氏无道,上弑天子,下虐百姓,正是英雄建功之时。高欢此来必有深意。我当轻骑往迎,暗中察其意图。”他于是和封隆之之子封子绘到滏阳(治今河北磁县)面见高欢,趁机劝高欢在冀州自立,道:“尔朱氏残暴叛逆,人神共愤,天下之人皆欲奋起讨伐!明公您威德素著,天下倾心,若能兴兵,则天下均不足以与您相抗衡。冀州虽小,人口不下十万,赋税足够接济军资。”高欢大笑,当晚便与高乾同帐共寝,并叙同族之谊,称高乾为叔父。

高欢不久便在高乾、封隆之的迎接下,进入信都,正式入主冀州。当时,赵郡李氏李元忠也投奔了高欢。高欢便让李元忠率部去攻打殷州(治今河北隆尧,赵郡为其所辖)。高乾亦率轻骑前往殷州,以前来援助的名义,将殷州刺史尔朱羽生骗出州城,趁机擒获了尔朱羽生。高欢据有冀、殷二州,随后便在信都正式起兵,与尔朱氏公开决裂。他为了师出有名,又于当年(531年)十月拥立宗室元朗为皇帝(北魏后废帝)。高乾以“定策推立”之功,被拜为侍中、司空。

获罪赐死

主词条:高乾赐死案

永熙元年(532年),高欢攻灭尔朱氏,并在高乾等人的建议下,改立平阳王元修为皇帝(北魏孝武帝)。他自任大丞相,在晋阳(治今山西太原)建立霸府,遥控洛阳朝政。高乾则留在洛阳朝中。他以此前父丧未能守孝为由,上表请辞,以行三年守丧之礼。当时,元修已有摆脱高欢控制之意,于是顺势免去了高乾的侍中实职,只保留其司空虚衔,同时封为长乐郡公。高乾原以为元修必会有所挽留,却没料到表章一上即获批准。他因失去侍中一职,无法多插手朝务,为此怏怏不乐。

元修与高欢矛盾不断加剧,又欲拉拢高乾为己所用。他在华林园宴请群臣,宴后独留高乾,表示二人“相与虽则君臣,实亦义同兄弟”,要与其立誓盟约。当时事起仓促,元修又急切催促。高乾也不知元修的真实意图,便随口答以“以身许国,何敢有贰”,事后也未将此事禀报高欢。但此后,元修在洛阳扩充禁军,还秘密联络贺拔胜、贺拔岳等外镇将领。高乾顿感大事不妙,忙密奏于高欢,又亲至晋阳劝高欢篡魏称帝。高欢自知时机未到,没有采纳高乾的意见,只是表示会争取让高乾复任侍中。

高欢此后屡次上疏,欲让高乾复职,但均被元修所拒绝。高乾知道变难将起,于是向高欢表示想要外镇徐州,不久便在高欢的运作下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并以使持节的身份都督三徐诸军事。但就在他即将出京之时,其向高欢泄密一事为元修所知。元修遂将高乾与己盟誓之事告知高欢,称高乾“反覆两端”。高欢也认为高乾对己不忠,便取出了很多高乾此前评论时事的文书,遣使密送于元修。元修于是将高乾拘禁于门下省,并当着高欢使者的面,历数其前后罪过。

高乾面对皇帝的指责,愤然道:“陛下自己心有异志,却反而说我反复无常,您把罪责都推到我身上,我哪里还有活命的可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功大身危,自古如此。死则死矣,我无愧于孝庄皇帝!”元修于是赐死高乾。武卫将军元整负责监刑,曾问其遗言。高乾道:“我兄弟散居各处,今日之事,想来都难以保全。儿子虽年幼无知,但巢倾卵破,怕也是无一得免。我还有什么好说的。”他至死神色不变,见者无不叹惜。时为永熙二年(公元533年)三月,高乾时年仅三十七岁。

元修在高乾死后,为铲除后患,又密令东徐州刺史潘绍业去诛杀时任冀州刺史的高敖曹。高敖曹已得高乾死讯,在半路伏杀潘绍业,径往晋阳投奔高欢。高欢抱着高敖曹大哭,称“天子枉害司空”。高乾次弟高慎亦自光州(治今山东莱州)奔于晋阳。高欢此后与元修矛盾愈加激烈,最终于永熙三年(534年)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兵南攻洛阳。元修西奔关中,投奔军阀宇文泰。高欢遂拥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皇帝(东魏孝静帝),随后迁都邺城(治今河北临漳西南),建立了东魏。北魏至此一分为二。高乾被东魏追赠为使持节、都督冀定沧瀛幽齐徐青光兖十州军事、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号文昭。

历史评价

李百药:高、封二公,无一人尺土之资,奋臂而起河朔,将致勤王之举,以雪庄帝仇,不亦壮哉!既克本藩,成其让德,异夫韩馥袁绍之威。然力谢时雄,才非命世,是以奉迎麾掞,用叶本图。高祖因之,遂成霸业。……然则齐氏元功,一门而已。但以非颍川元从,异丰沛故人,腹心之寄,有所未允。露其启疏,假手天诛,枉滥之极,莫过于此。

李延寿:乾邕兄弟,不阶尺土之资,奋臂河朔,自致勤王之举。神武因之,以成霸业。但以非颍川元从,异丰沛故人。腹心之寄,有所未允。露其启疏,假手天诛,枉滥之极,莫或过此。

轶事典故

高乾年轻时,曾向博陵崔氏的崔圣念求亲,却被拒绝。高乾便与弟弟高敖曹将崔家女儿抢走。到村外后,高敖曹对高乾道:“为何不行夫妻之礼。”高乾便在野外与崔家女交合,然后带她回家。

人际关系

高翼,官至镇东将军、东冀州刺史,封乐城县侯。他在高欢信都起兵前后病逝,追赠使持节、侍中、太保、录尚书事、冀定瀛相殷幽六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号文宣。

二弟:高慎(高仲密),御史中尉。因高澄谋夺其妻,叛逃西魏,以为侍中、司徒。

三弟:高昂(高敖曹),司徒、骠骑大将军,封京兆郡公,追封永昌王。

四弟:高季式,字子通,仪同三司,封乘氏县子,追赠侍中、冀州刺史。

长子:高继叔,袭祖爵为乐城县侯。

次子:高吕儿,袭父爵为长乐郡公。

史料索引

北齐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

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